虾塘混养泥蚶技术 [阅读率:3932] | 05-28 |
虾贝混养是利用对虾与贝类所栖息的水层、食性等生态学与生物学特性,形成一种互利共生的生态环境,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防止虾池富营养化,减少虾病发生和蔓延,提高虾塘综合经济效益。 本项生态农业技术模式适宜在软泥或泥沙底质的虾塘泥滩推广,其模式建设的技术要点如下: 一、虾塘选择与清整 1、水质水源:以利用自然纳潮为主,水质无污染,海水比重1·010—1·020之间,水温8—31℃,pH值7·5—8·2。 2、虾塘底质:有15厘米厚的软泥或泥沙质均可,以软泥底质为佳。 3、水深与面积:虾塘面积以30—50亩左右较为理想,利于管理。塘内蓄水深度在1·5—2米,滩面要求水深0·8—1·2米,最低 [查看详情] |
养殖泥蚶五要点 [阅读率:3434] | 05-28 |
一、采集苗种 泥蚶产期往往为6月下旬至8月底,可多次产卵,10月是采苗的适宜季节。通常在退潮后的滩面上,用刮板刮取0.5厘米厚泥层,装入网袋内,洗去软泥后过筛,将筛下的砂粒和蚶苗计数,播入越冬保苗池中培育。为提高附苗量,可在自然产苗区留足亲蚶,平整滩面,筑堤蓄水及蓄水投砂等改良滩质。土池人工育苗是目前值得推广的一种方法。土池可设在泥砂质的中潮区,池子可大可小,主要工程为筑堤坝、建闸门和平整埕地等。育苗前,可进行清池肥水,做好亲蚶的选优工作。育苗时,先将亲蚶经阴干刺激后投放靠闸门口处。开闸增大进排水量,造成流水刺激,可获得精卵较好的排放效果。同时采取施肥、投饵、疏松滩面等措施,有利于幼体发育 [查看详情] |
养殖泥蚶把握三关 [阅读率:5929] | 05-28 |
[center][imG]upload/article/a2008052811393614.gif[/imG][imG]upload/article/2008052811394537.gif[/imG][/center] [查看详情] |
滩涂泥蚶养殖技术 [阅读率:4963] | 05-28 |
一、前言 泥蚶[Arca(Anadara)granosa Linne],隶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列齿目、蚶科,分布在山东以南诸海区。蚶内含有多量的蛋白质和维生素B12;蚶血鲜红,肉味可口,自古被人们当作滋补佳品、佐酒名菜。壳亦可作药用,有消血块和化痰积之功效;壳含杂质少,除烧石灰外,又是陶瓷工业的原料。 二、泥蚶习性 泥蚶属于热带及温带生物,水温在0—35℃均能生存。泥蚶是广盐性贝类,海水比重为1.008—1.022之间的海水中均能正常生活,最适比重为1.015—1.020。泥蚶活动能力差,不能潜入较深的泥层里生活,只能在风浪小,比较平静潮流通畅的海滩上生活。 泥蚶是滤食性摄食的, [查看详情] |
小泥蚶孕育大产业 [阅读率:5913] | 05-28 |
[center][imG]upload/article/a2008052811214644.gif[/imG][imG]upload/article/2008052811215334.gif[/imG][/center]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