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硫酸铜,不是你说用就敢用的,你必须留心其注意事项! [阅读率:2064] | 02-20 |
在水产养殖中,硫酸铜的用途相当广泛,不论是过去,还是将来,很多情况下,要解决问题,离开硫酸铜,还真解决不了!毫无疑问,硫酸铜已成为水产中的要药!一部中国水产发展史,与硫酸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杀原虫,治出血,除青苔,干蓝藻,控害藻……硫酸铜都曾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我们也不能忘记,因硫酸铜使用不当,也给无数的渔民带去过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我们在正确使用硫酸铜的同时,一定要留心其背后的注意事项。[imG]upload/article/a2019022011515451.jpg[/imG]一、毒性1、温度硫酸铜的毒性与温度成正比,即,水的温度越高,毒性越大。因此,在高温时,一定要慎用!万不得已一定 [查看详情] |
常用渔药配伍禁忌 [阅读率:2054] | 02-20 |
在养殖生产过程中,为了加强药物的治疗效果,有时需要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联合使用,即联合用药。但是有许多药物存在配伍禁忌不能混用,联合用药后,有的是药性(毒性)加强,造成药物中毒;有的则是因产生拮抗作用,而导致药物疗效降低,使用后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这些情况都是在联合用药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以下为常见水产药物的配伍禁忌。一、生石灰不能与漂白粉、钙、镁、重金属盐、有机络合物等混用。二、漂白粉等含氯制剂:不能与酸类、福尔马林、生石灰等混用。三、硫酸铜与氨溶液、碱性液体、鞣酸及其制剂等混用会产生沉淀。[imG]upload/article/a2019022011462582.jpg[/imG]四、 [查看详情] |
水产药物对于鱼类机体的作用 [阅读率:2338] | 02-13 |
[imG]upload/article/a2019021314582673.jpg[/imG]一、药物对于生命机体的作用本文先说一下生物生命体有关机能活动的相关知识:机能活动从低于正常的水平增加至正常称强壮,超过正常称兴奋。从过高的水平降低至正常称镇静,降低至正常以下称抑制。活动全部停止而不易恢复者称麻痹,而麻醉则指神经系统一部分或大部分机能暂停,经一定时间后可以完全恢复。药物对于生命机体的作用,主要是机体在药物影响下所产生的机能活动上的改变。腺体的分泌,平滑肌与横纹肌的收缩,神经系统的应答刺激、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等,都能被药物所增减。[imG]upload/article/2019021314 [查看详情] |
池塘改底,你选对药了吗?化学改底还是生物改底,要具体情况具 [阅读率:7742] | 09-17 |
今天遇到一养殖户发了一张图片给我,她的池塘水质混浊,长期调节不过来,而我们公司给她发的货还未到,这两天水色越来越差,她就想用下改底的药。我一看是带消毒性质的底改药,显然水色长期混浊,缺乏藻类和微生物才是关键,用化药改底,我觉得不可取。其实在水产养殖中,类似水色差,不能正确选择底改类药的养殖户还不在少数。就像刚才提到养殖户的鱼塘,水质长期混浊,又不断的在投饲料。水体中的悬浮有机质多,是造成透明度降低的重要原因,此时要改变水色,就要增加藻类的丰度。而要增加藻类的丰度,除了考虑透明度、光合作用等因素外,那最重要的就是补充微生物。改底时选用带有杀菌或抑菌性质的药物,这对增加水体中的微生物数量是背道而 [查看详情] |
干货!掌握消毒时机到底有多重要? [阅读率:7101] | 09-03 |
撰稿 | 福建粤海 简剑烽“近几年,水源差、气候差、种苗差、病害多……总之,运气太差了,虾太难养了。”很多养殖户都这么叹息道,把养虾失败的根源归结到运气差。但令人欣慰的是,还是有不少养虾技术能手,在这种逆境中,屡创奇迹,连年成功!在通过和技术高手的日常交流中,我们总结了一些关于消毒的小技巧,虽然琐碎但很实用,这里和广大养殖户分享。众所周知,一般对虾生病,是由于病原体、虾体自身、养殖环境三者相互作用引起的。然而,消毒,是预防对虾生病的重要措施,是对虾养殖重要环节之一。对虾放养前的清塘及养殖过程各环节中的水体消毒,关乎养殖成败。针对不同的养殖环节,采用不同的消毒方式,同时合理把控消毒时间,能让消 [查看详情] |
坚持定期消毒杀菌,就能有效做到养殖病害防控吗? [阅读率:6870] | 08-28 |
作者:蒋发俊传统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措施理念,一贯强调坚持的定期消毒杀菌,一般每10-15天消毒杀菌一次,若病害流行期间要求更频繁。一些专家、学者网络讲课,大肆宣扬定期消毒杀菌的重要性,对轻视甚至否定消毒杀菌作用的理念提出批评,指出消毒杀菌已经成为我们水产养殖业的短板,强调一定要加强杀菌消毒作用,这是水产养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大力倡导5-7天消毒杀菌一次的措施。[imG]upload/article/a2018082821084690.jpg[/imG]这些消毒杀菌药物如水体消毒剂以及抗生素,全池泼洒到水体,不仅杀灭细菌,还能杀灭藻类。而细菌和藻类是池塘生态系统自净能力中不可缺少、至关重要的两个 [查看详情] |
震惊:竟然有人说他们的补钙产品是石灰??? [阅读率:8110] | 08-23 |
众所周知,对于小龙虾及河蟹而言,钙是最为重要的营养成分,而市面上各种补钙产品五花八门,养殖户面对这些产品更是不知如何分辨。近期汉川市场更有某厂家业务员散播谣言说水世纪的补钙素主要成分是生石灰!!说实话,笔者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内心大概是这样的。那在现实的水产养殖中,这个造谣者嘴里的补钙素是一番什么样的情况呢,笔者先带大家来看一段视频。拥有如此大的量,如此好的效果,深得养殖户爱戴的好产品你说它是石灰??石灰养这么大螃蟹???那这样的石灰给我来一火车皮。尽管如此,笔者仍然秉持科学的态度将石灰与补钙素进行了试验,分别从溶解度、溶液颜色、ph值、钙离子含量四个方面进行对比。 试验过程简述 [查看详情] |
王玉堂、陈昌福:水产用孔雀石绿替代药物实施方案 [阅读率:7112] | 08-09 |
孔雀石绿(Malachitegreen,MG)属三苯甲烷类染料,化学名称为:四甲基代二氨基三苯甲烷。以往仅在制陶业、纺织业、皮革业、食品着色剂、细胞化学染色剂和指示剂等方面有所使用。据Schnick(1988)考证,自1933年起,孔雀石绿开始作为驱虫剂、杀菌剂、防腐剂在水产养殖中出现,而后因为具有价格低廉、效果显著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预防与治疗各类水产动物的水霉病和对原虫的控制。在我国的水产养殖业中,比较长的时期以来养殖业者将孔雀石绿用以防治鱼类的水霉病、烂鳃病以及部分寄生虫病等。因为这种药物使用比较方便、价格低廉、有比较好的疗效。因此,这种药品曾经在水产养殖业中被广泛应用。但是,随着研究 [查看详情] |
鱼类运输后的消毒处理要合理!药用少了用多了都不行! [阅读率:6588] | 08-03 |
偶尔都会听到养殖户拉鱼苗,消毒时用药量没有掌握好量,最后把鱼搞死的情况。前几天还听内江的一老板讲,他从外面拉回来的斑点叉尾鮰苗,拉鱼的鱼贩出于好心,想把消毒药剂量加大,效果好一些,结果剂量加得太大,让两罐叉尾鮰苗死了有两千多斤,按现在市场价格十元一斤,这也就是一个两万多元的经验教训。那运鱼的过程中不用药行不行呢,显然是不行的。在捕捞和分捡、运输途中,鱼会受到应激反应,免疫力会降低,一旦受伤,就容易感染。在夏秋高温季节,水温高,快速繁殖的病菌,通过伤口进入血液,一旦在血液中定植,不断的繁殖,通过血管进入全身,产生溶血毒素,使用血细胞被溶解后,渗透出体表,产生败血症,引发死鱼。当春冬季节,水温低 [查看详情] |
爱用二氧化氯的养殖户朋友一定要收藏,学会这几条不亏 [阅读率:6233] | 07-24 |
撰稿 | 中山泰山 何睿二氧化氯是安全有效的消毒剂,在水产养殖中广泛使用,在四大家鱼、罗非鱼等淡水鱼类养殖中是极具性价比的消毒产品。一、消毒原理二氧化氯泡腾片通过遇水活化,释放出二氧化氯气体(ClO2),二氧化氯气体易溶于水,呈现黄绿色。同时,会产生部分的次氯(HCLO),次氯酸会电离成次氯酸根离子(CLO-)和少量氯气(Cl2),氯气又会和水反应产生次氯酸(可逆反应)。 二氧化氯泡腾片溶于水后,主要产生二氧化氯气体,还有部分次氯酸、次氯酸根离子、氯气、二氧化碳,好的二氧化氯泡腾片消毒作用以二氧化氯为主、次氯酸和氯气为辅,水溶液以黄绿色为好。二氧化氯在遇水并存在有机物的特定条件下,发生瞬 [查看详情] |
水产养殖中遇到这九大水质问题该怎么办? [阅读率:5794] | 07-20 |
一、养殖过程中产生用药问题的原因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1、环境因素:池塘的水质,底质条件;用药时的天气状况。2、养殖动物:养殖品种、规格、体质、生理状况。3、病害状况:发病阶段,是继发性还是原发性疾病。4、药物原因:用法用量是否正确,是否对症。5、人为因素:取样是否具有代表性,使用时间,使用方法是否得当等。二、下面就我们养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做如下分析:1、水肥不起来(1)水中浮游动物较多,藻类的繁殖速度小于浮游动物的摄食速度。(2)水体太瘦,缺乏藻种。(3)池塘为沙质土壤,漏水严重。(4)水中营养成分太少,缺少适合藻类生长的微量元素。(5)新开发的池塘,缺少有机物,致使一些营养元素如磷发 [查看详情] |
指环虫不好杀,跟养殖户选药用法有关系 [阅读率:5128] | 07-16 |
指环虫是鲤科鱼类最常见的单殖吸虫,在草鱼上常见鳃片指环虫、鲩指环虫和页指环虫,而花白鲢上寄生的大多是小鞘指环虫、鳙指环虫,鲤、鲫、金鱼上寄生的大多是坏鳃指环虫,有众多的属种类,且表现出对寄主有一定的选择性。指环虫是通过虫卵和幼虫进行传播。指环虫均为卵生,卵大而少。虫体产卵和卵的发育率和发育速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当水温低于3度时卵不发育,当水温在20度时,4-5天就可以孵出,在22-26时,3天就可以孵出,18-19度时要5-6天,16-17度时要8-9天。虫卵的发育率会随着水温降低而升高,在16-17度,有70-80%的虫卵发育,在22-26度时,则只有20-30%的虫卵发育。所以指环虫发病 [查看详情] |
再谈水产养殖过程中内服药的使用心得 [阅读率:4734] | 07-06 |
这个话题以前都写过,但今天我去顾师的鱼塘上看鱼病时,才发现他仍然没有明白内服药的用法。而且据顾师说,我写的文章他还经常看,经常看都没有弄懂,所以今天又想把这个话题再写一写。[imG]upload/article/a2018070607471495.jpg[/imG]首先想说的就是用量,过去抗生素的使用剂量有一个国家规定的用量标准,叫兽药典,上面说到抗生素用量都是按饲料量来算的,最开始的版本还写多少公斤饲料用多少克,然后备注按吃食率5%计算。这里就有一个很大的误差,鱼是变温动物,吃食量是随水温变化而变化的,按饲料量算不精确。所以一定要按鱼的体重来计算用药量,才更为准确。但很多养殖户,不这样认为 [查看详情] |
为什么养殖过程中渔药要注意轮换使用 [阅读率:6663] | 05-20 |
年初时,云南一网箱客户要抗生素时,特别要求要用最好的抗生素,当时我就给他讲,在鱼苗阶段,又是看年初,没必要就把最好的抗生素用上,那中后期又该用什么药呢?其实像这样想的养殖户不在少数。当1945年,磺胺类药物开始被用于鱼类疖疮病治疗的时候,我国水产养殖疾病防治便开始正式迈入抗生素使用时代。随后氯霉素、土霉素、恩诺沙星等抗生素的产生,为当时水产养殖病害的治疗起到了主导作用。随后,“抗药性”、“耐药性”、“超级细菌”等词语出现在我们的视野。而且,不规范的使用,导致抗生素大量残留在水产品中,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隐患。免疫学的发展,让人们的注意力从水产动物病害的防治转移到以提高动物机体抗病力和 [查看详情] |
持续大雨、暴雨天气,水产养殖户如何应对? [阅读率:6376] | 05-18 |
4月至6月是华南地区一年中第一个多雨时段,也称“前汛期”,每年平均有20场左右暴雨,5月下旬和6月中旬是华南前汛期的鼎盛时期。天气骤变,暴雨来袭,给水产行业带来了养殖危机。大雨、暴雨天气对水产养殖的危害1、大雨、暴雨来临前常伴随高温、闷热天气,极易造成养殖水体溶氧下降,水质、底质环境恶化,从而使得养殖动物容易发生应激和中毒,出现浮游和死亡。[imG]upload/article/a2018051816232651.jpg[/imG]2、大雨、暴雨期间水温急剧下降,光照减弱,池塘微生态结构发生急剧变化,养殖动物容易发生“应激”反应。3、大雨、暴雨过后对养殖动物产生的危害主要表现在:雨水把空气中 [查看详情] |
高温季节水产养殖户使用渔药的正确方法 [阅读率:5567] | 05-17 |
1、高温季节鱼药安全使用技巧1.1 对症用药盲目投药是防治鱼病的大忌,既达不到防病治害的目的,又会造成浪费,甚至引起副作用。科学选用渔药的前提是准确诊断鱼病,全面了解药物的性质和防病机理,做到对症下药。一是严禁使用违禁药物,如氯霉素、氟呱酸、五氯酚钠、孔雀石绿等。二是要针对病情选择适当药物。三是要防止不同养殖品种对药物的过敏反应。同时,还应注意药物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有些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富集作用很强,如激素类和抗生素类。使用这类药物将直接影响到水产品的质量和人体健康,要特别注意。要合理安排体药期,或另选副作用和毒性较小、疗效稍差的药物代替。因此,选用药物要注意用药的可行性。1.2 适时用药施用 [查看详情] |
水产养殖过程中用药的水深应怎么计算 [阅读率:5419] | 05-15 |
每建一个新的经销商,我都习惯性的要和他交流一些用药心得,一是看这位经销商的水平,二是防范风险。也正是这一习惯,让我在这么多年的鱼药销售中,未曾出过差错。比如水深的计算,这里就大有学问可讲。像一个十几米水深的水库,在计算用药量的时候,是按实际水深计算,还是按药物的扩散水深计算。对于不同种的药,扩散水深是不一样的,同时在温度、光照、水流的影响下,同一种药物在不同条件下的扩散,又不是一样的。存在这么多变量,那又该如何去计算水深呢,用药小心的一些的经销商,会按1.5米计算,也有按1.8米计算的,还有按两米计算的,我也遇到过按3米计算的。其实,水体深度的计算,还有药物使用过程中,许多人的习惯性加量有关 [查看详情] |
水产养殖中使用的亚甲基蓝,你应该知道这些 [阅读率:11641] | 05-12 |
亚甲基蓝,发亮深绿色结晶或细小深褐色粉末,带青铜光泽,无气味,在空气中稳定,溶解在水中与蓝墨水很相似,但两个物质是不一样的(纯蓝和蓝黑墨水主要物质是弱酸性染料甲基蓝)。亚甲基蓝的应用非常广泛,常见的用途如下:1)次甲基蓝可用于染色;2)优等品次甲基蓝可用于杀菌、消毒;3)工业级次甲基蓝用于棉、腈纶、麻、蚕丝、纸张染色,也用于竹木的着色和用来制造墨水(红墨水)、色淀;4)分析纯次甲基蓝用作化学试剂中的氧化还原指示剂、吸附指示剂和生物染色剂,如汞、锡、硼等多种金属的测定,血清蛋白检验用混合指示剂,脱落细胞检验染色液,碱性美蓝染色液。5)分析纯次甲基蓝用作测定汞、锡。还原滴定剂,用以沉淀高氯酸盐和 [查看详情] |
养鱼户在治疗鱼病过程中的用药细节 [阅读率:5929] | 05-06 |
调水防病,成本低使用方便,兑水直接泼,不用加红糖浸泡。我们公司在自贡城里有一个直营店,叫鱼康鱼药,每次给养殖户开处方时,就担心一些粗心大意的人,把用药方法不正确,影响疗效。现就这些年在内服药使用上,最容易出问题的两点,写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使用内服药时,粘合剂使用方法不当。前段时间,竹篙王老板的水库死草鱼,通过诊断,确诊为细菌性的烂鳃。于是给他开了处方,当时担心他们不加粘合剂,影响内服药的效果,还特意做了标注。按我的理解,我应是交待到位了。可过了一段时间,水库上的管理人老刘说,鱼在用药期间,死亡减少,但这一停药没多久,草鱼死亡就又增加了。凭以往的经验,我知道,这要么是疗程没有用够,要么就是用 [查看详情] |
早春时期养鱼户请谨慎杀虫,避免人为损失 [阅读率:4214] | 04-28 |
今年的春天的脚步来得早,全球变暖的节奏也在加快!天气的快速升温对人类来说不是好事,但对鱼儿来说却是福利,水温的持继升高让鱼儿的活动能力加强了,需求增加了,又可以大量吃到美味的饲料了!但问题来了,沉寂于水底一冬的有害物质也提前上升到水体中,若没有及时处理,则极易导致水体变坏,从而进一步导致寄生虫的出现。近一个月里三两天的艳阳高照后又迅疾出现三五天的低温天气(最高温差10多度),养殖户对水质问题和鱼病预防的理解与处理方式上却大有不同:有的人不主张杀虫,主张调水改底;有的人则采用惯性方法先虫后杀菌。我们的建议是应该先改底调水,推荐用三友水质解毒改良剂或应激解毒灵解毒抗应激,再选择晴好天气使用一次三 [查看详情] |
你问我答|蓝藻一发不可收拾,如何科学治理? [阅读率:4451] | 04-27 |
蓝藻又叫蓝绿藻,实际上它是光合型细菌中的蓝细菌,习惯上大家一直称其为“蓝藻”,是最简单、最原始的一种原核微生物。湖泊发生水华时常以蓝藻纲为主,经常大量出现的有微囊藻、鱼腥藻、颤藻等蓝细菌。[imG]upload/article/a2018042717443564.jpg[/imG]蓝藻对生活环境和营养要求都不高,所以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它们是水体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环境变化、富营养化导致其恶性繁殖时,可形成“水华”,蓝藻纲中的颤藻也会和甲藻纲中的某些藻类一样,造成“赤潮”,给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蓝藻爆发是水产养殖中常见且顽固的问题。高温季节,很多管理不科学的塘口都会爆发蓝藻且容易反 [查看详情] |
大田提水前施用杀虫药是否合理 [阅读率:3848] | 04-26 |
[imG]upload/article/a2018042621154160.jpg[/imG]近期经常有客户来购买杀虫药用于未提水的田面防虫治虫,还问我怎么个用法,我感到诧异和不解?农药的常规作用途径是触杀、胃毒、内吸、熏蒸,而我们常用的阿维菌素系列主要是通过胃毒和触杀发生作用。你光田面用杀虫药来胃毒什么?触杀什么?可能有人要问可以作土壤处理,答案是阿维菌素无杀卵作用且在土壤里消减速度很快,资料可查的仅有5.2天,可见不易作为土壤处理用药。 再说啃食破坏水韭菜嫩芽为主的摇蚊幼虫,初孵化的低龄幼虫需在水体中生活3-6天才转人地下营底栖生活,也就是说大田没提水前田面无摇蚊幼虫,你此阶段用什么药? [查看详情] |
水产养殖过程中有机酸、葡萄糖、VC的使用误区 [阅读率:6765] | 04-20 |
作为解毒剂,有机酸,葡萄糖,vc在水产上起着很大的作用。解毒,抗应激,增加免疫力,培养藻类。实际运用上,1、有机酸解毒剂,在ph低的时候,用了有机酸,会加重水体恶化。不但不解毒,反而更加中毒;2、葡萄糖,在水体检测弧菌过多,或已经造成菌落过多发生死虾的时候,泼了葡萄糖,会把水体的弧菌数量加大,造成虾菌感染发病严重。PH过高的时候,标志水体老化,用了葡萄糖,会消耗大量的溶解氧,会坏水坏底。3、VC在碱性水中氧化失效 [查看详情] |
一网打尽——春季水产苗种药物浸洗中过程存在的误区 [阅读率:4501] | 03-28 |
[imG]upload/article/a2018032822452098.jpg[/imG]合理使用药物浸洗水产苗种是病害防治的有效措施之一。可直接杀灭机体外部寄生的病原微生物,起到切断病害传播的途径,达到预防疾病发生的目的。但是,笔者在渔业科技入户指导过程中发现,在浸洗苗种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区。轻则造成浪费,重则造成经济损失。[b]一、 浸洗水产苗种选择及使用药物的误区[/b]误区一:人药兽用。每年春季,有相当一大部分水产苗种商贩和水产养殖户在对水产苗种浸洗过程中,使用青霉素、先锋霉素等人用的注射剂作为外用水产苗种浸洗药物。青霉素、先锋霉素是人用注射剂,主要用于肌肉或静脉注射。通过血液循 [查看详情] |
陈昌福:水产养殖科学用药的三大误区 [阅读率:5510] | 03-17 |
在我国可能是由于关于安全使用渔药的科学知识普及与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在水产养殖中的一些错误的用药观念流传甚广。处于生产第一线的水产养殖业者难以获得系统地科学用药的疾病防治知识。近年来一些有悖于科学用药的观念正在我国不少水产养殖地区流传,而且危害甚大。首先,就是所谓的“治病先杀虫”。现在许多从事水产动物养殖的业者在采用药物防治疾病时,无论水产动物是发生的是什么疾病,一律首先要使用杀虫类药物。这种做法无疑从根本上背离了“对症用药”的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如果水产养殖动物患的就是由病毒、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引起的传染性疾病,那么,使用杀虫药物对这些病原体是几乎没有作用的。滥用杀虫药物对于已经身患疾病的水 [查看详情] |
腐殖酸钠在水产养殖中有什么作用?怎么鉴别质量? [阅读率:9608] | 03-14 |
一、腐殖酸钠分类和鉴别腐殖酸(又称腐植酸)总体上分为天然腐殖酸和人造腐殖酸,人造腐殖酸指通过发酵或化学合成的方法将农作物或生物肥料再合成的腐殖酸;天然腐殖酸产生于土壤、水体、煤炭中,而我们常见的腐殖酸指的就是煤炭腐殖酸。腐殖酸钠是指腐殖酸与钠碱综合的产物,因此腐殖酸与腐殖酸钠最主要的区别在于酸碱性,腐殖酸是酸性,腐殖酸钠是碱性且比前者易溶于水中。腐殖酸钠常用的煤炭原料是褐煤和风化煤,因为这两种煤炭含量高,营养物质丰富。褐煤一般为棕色或棕黑色,风化煤一般为黑色,腐殖酸总含量在30%-70%之间,化学活性高于褐煤,但是在水体电解质含量多时容易发生絮凝。腐殖酸钠还有一种分类方式,根据产品形态可分为 [查看详情] |
水产养殖过程中抗生素的使用原则 [阅读率:7128] | 03-12 |
过去我们使用抗生素,都是希望抗生素纯度越高越好,最好就是原粉。前几天云南一客户叫发氟苯尼考过去,还特别叮嘱要最好的,纯度越高的越好。其实,鱼是要养一年的,干嘛年初一开始就把鱼的药底子加得那么高呢,特别是抗生素,用了之后,细菌是会产生耐药性的。正是由于抗生素的特殊性,现在水产上准许使用的就以下这些抗生素,有磺胺嘧啶、磺胺甲恶唑、磺胺二甲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恩诺沙星、恶喹酸、盐酸多西环素、硫酸新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就这么几种抗生素,而且这里面的抗生素基本都是以抗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假如不去考虑细菌的抗药性,以及交叉赖药性,那最后面临的就是什么药都不好使。在服务养殖户的过程中,经常有就发现这 [查看详情] |
腐植酸钠真的是养殖过程中能解百毒的神奇产品? [阅读率:22384] | 12-18 |
水质改良剂在目前许多老养殖区域,是水产养殖业中的一类重要用品。水质改良剂和兽药的作用有明显不同,水质改良剂对养殖对象的生物性疾病并没有任何直接的治疗作用(当然不排除标明有神奇疗效的非药品,只能够咱们养殖户且行且珍惜了)。但是,水质改良剂在水产养殖中的疾病预防中,其位置在某一些方面却明显的超过了消毒药和抗生素,甚至在处理由于水体环境引起的疾病预防治疗中,水质改良剂的意义甚至可能比抗生素还重要,比如在处理反复的寄生虫感染、反复的弧菌超标和氨氮、亚硝酸引起的疾病等等,水质改良剂的作用就非常必要,这一点在应激富营养化的老养殖区域尤为突出。腐植酸钠就是一种最常见的、价廉物美是水质改良剂,腐植酸钠通常也 [查看详情] |
这些耳熟能详的清塘剂你会正确使用吗? [阅读率:9755] | 12-05 |
又到年底,好多塘口都到卖鱼干塘的时候了,只有做好清塘工作,后期的养殖管理工作才会得心应手,否则后患无穷。说到清塘肯定少不了清塘药,常见的清塘药简介如下,广大养殖户根据自己的养殖品种正确选择清塘药,做好清塘工作。1、生石灰生石灰即为氧化钙,生石灰遇水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氢氧化钙,并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钙为强碱,其氢氧根离子在短时间内能使池水的pH值提高到11以上,从而能迅速达到杀菌消毒和杀死敌害生物的目的。使用生石灰时一般在放养前10天到15天使用,清塘时间选择晴天为佳,干法(即水深5~10厘米)清塘一般用量为每亩100千克左右,带水(水深1米)清塘一般每亩200千克左右。选择生石灰时要选择块 [查看详情] |
真正意义上全“杀”型清塘药物—漂白粉 三氯 生石灰 [阅读率:9739] | 11-08 |
所谓的清塘应该系指将塘里的杂鱼、残存的虾蟹、病菌病虫进行一次大清理,市面上清塘药物种类较多,各有长短,我们应该熟识了解其属性,结合塘口实际情况科学选用,合理搭配进行互补,以期达到理想的清塘效果。如常用的菊脂类、敌百虫主要功用是杀虫,那么我们就需再结合消毒药物、清鱼药物;茶粕及一些标有除鱼功能的药物仅能杀鱼,我们就需要再结合消毒、杀虫药物。当然也有真正意义全杀类型的如漂白粉 、三氯、生石灰。漂白粉每亩每米水深建议用200市斤,也可以沟里先用200市斤,田面提水10一20公分后干撒20市斤。 三氯即强氯精,选择含量高的,建议每亩每米水深用10一15市斤 生石灰,建议每亩每米水深用300一400 [查看详情] |
腐殖酸钠,一个你用过却还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 [阅读率:12797] | 10-29 |
说到腐殖酸钠,我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但很多塘口估计都是用过的,什么时候用用的呢?就是在长青苔的时候,大家用的那个黑乎乎的,说是可以控制青苔的产品!今晚我们就来说说它吧!腐植酸钠在水产养殖过程上的用途1、遮光 依靠腐植酸钠物理特性,但实际上纯品腐植酸钠遮光时间最多也就一两天。市场上遮光效果好的要么是细度很高(可能性不大),要么就是加入了一定量的黑色素。池塘施用腐植酸钠后,水体会变成酱油色,从而阻挡部分阳光到达底层,可以起到预防青苔的作用,在养殖塘使用量比较大。这个用法风险较高,不适合养殖中后期使用,即使在早期使用也要特别注意鱼虾肝胃情况而定。如若肝胃不佳最好不要乱用(容 [查看详情] |
水产养殖户如何选择和更合理的使用增氧剂? [阅读率:8339] | 10-23 |
在养殖过程中,很多情况都会用到增氧剂,如台风天气或其他原因导致长期停电,养殖后期夜间可能出现的缺氧,高温水体分层底部缺氧等等;对于近期出现了使用增氧剂不当或不良商家的伪劣产品导致死鱼死虾,造成更严重的损失,面对市面上鱼龙混杂的增氧产品,您对增氧剂又了解多少,我们该如何去选择呢? [imG]upload/article/a2017102322335251.jpg[/imG]增氧剂分为速效增氧剂和长效增氧剂。速效增氧剂常见的是过氧化氢溶液和过碳酸钠粉末;长效增氧剂用的更多的是过碳酸钠颗粒和过氧化钙。1、过氧化氢溶液(H2O2):能在水中自发地进行歧化分解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对细菌、藻类、浮游动物 [查看详情] |
网箱养鱼、流水养鱼、河道养鱼,你该如何用渔药?这里介绍几种 [阅读率:11555] | 10-11 |
目前,开放性水体鱼病防治用药仍是困扰渔业生产的一大难题。因为目前普遍采用的泼洒法,只有池塘等封闭的稳定性条件下的养鱼水域,才能保障其用药效果。但相对于网箱养鱼、流水养鱼、河道养鱼等开放性水体,因其养鱼水域水体的频繁交换,其用药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毫无效果。而如果采用拉网将鱼集中药浴,则不仅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而且容易对鱼体造成伤害。可以说养鱼者因此大伤脑筋却又束手无策。为此,笔者经过多年不懈努力,终于探索出利用渔药缓释法防治鱼病新技术,攻克了开放性流动水体鱼病防治中使用渔药的难题,并在湖南省郴州市推广应用中取得明显效果。[imG]upload/article/a2017101117154074 [查看详情] |
防病=赚钱!金九银十,做好这一点,养鱼发病率降低14.4% [阅读率:6543] | 10-02 |
一、市场背景 白露(9月7日左右)之后,随着水温的下降,养殖池塘也进入了发病的高峰期。在黄颡鱼养殖中,以寄生虫病(车轮虫、指环虫、斜管虫等)和细菌性疾病(腹水病、出血病、红头病、部分烂皮病等)最为常见。通常,引起死亡率较高为细菌性疾病,此阶段又以出血病、红头病发病率最高。9、10月份阴雨多晴天少,一旦发病,不仅治疗周期长,成本高,而且影响出鱼规划,会给一年的养殖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这一阶段的养殖管理,预防是关键。根据已有的研究表明,引起湖州地区黄颡鱼出血病、红头病的病原分别为嗜水气单胞菌(郑善坚,2015)和鲇鱼爱德华氏菌(郑善坚,2009)。同时,大量的实验数据证实,一定浓 [查看详情] |
消毒or不消毒?用什么消毒?什么时候消毒?高手带你正确认识 [阅读率:15510] | 09-29 |
“近几年,水源差、气候差、种苗差、病害多……运气太差了,虾太难养了。”很多养殖户都这么叹息道,把养虾失败的根源归结到运气差。但令人欣慰的是,却总有不少技术高手,在这种逆境中,屡创奇迹,连年成功!在通过和技术高手的日常交流中,我们总结了一些关于消毒的小技巧,虽然琐碎但很实用,这里和广大养殖户分享。文/图 福建粤海饲料有限公司 简剑烽众所周知,病害是病原体、虾体自身、养殖环境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消毒,是对虾养殖重要环节之一,是维持三者关系平衡的砝码。针对不同的养殖环节,采用针对性的、差异性的消毒方式,同时合理把控消毒时间,能让消毒的效果最显著化。[imG]upload/article/a201709 [查看详情] |
杀虫药的正确选择,该外用就要外用,该内服就要内服 [阅读率:8116] | 09-21 |
说起杀虫药,大都习惯性的都会想到外用杀虫,但有时候,又需要杀虫,又不想破坏水质,那这个时候,内服杀虫就可排上用场,而且对于一些鱼体内的寄生虫,像孢子虫、绦虫内服的效果还优于外用。[imG]upload/article/a2017092121531422.jpg[/imG]内服的杀虫药种类众多,对于不同的寄生虫,所选用的内服杀虫药种类有所侧重。首先就是对于孢子虫的内服杀虫药,现在可供选择的就是盐酸氯苯胍、地克珠利,均来自于畜禽用药,以及中药的百部贯众散、川楝陈皮散,但中药的预防可以,用于治疗见效稍慢。同时还有一些复方制剂的,如我们现在常用的孢虫净,100ml一瓶拌100斤饲料,每天两次连用4天 [查看详情] |
水产养殖过程中药品使用的注意事项 [阅读率:6543] | 09-14 |
最近有很多养殖朋友都在询问我们自己塘口要用什么药或者让我推介用点药之类的话,其实这是大家的一个养殖误区,谁说我们养殖必须要用药,或者说谁说我们养殖隔一天就要使用一次药品,这里跟大家说一句,高密度养殖确实是需要用药的,不过请大家保持一个原则:合情合理用药!今天先跟大家谈谈养殖用药的注意事项,后面会有一篇文章讲解用药的一些误区![imG]upload/article/a2017091411472741.jpg[/imG]用药注意事项:1、所有的外用药品,使用时,必须注意缺氧。尤其是刺激性较大的产品,坚决不能使用!如一些氯制剂、消毒剂、杀虫药、杀藻药等;2、严格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使用,特别关注注意 [查看详情] |
学会掌控消毒时机,你就掌控了水体消毒的核心技术 [阅读率:6413] | 09-12 |
撰稿 | 福建粤海 简剑烽(文) 众所周知,病害是病原体、虾体自身、养殖环境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消毒,是对虾养殖重要环节之一,是维持三者关系平衡的推手。对虾放养前的清塘及养殖过程各环节中的水体消毒,关乎养殖成败。针对不同的养殖环节,采用针对性的差异性消毒方式,同时合理把控消毒时间,能让消毒的效果最显著化。本文就针对放养前的清塘环节及养殖过程的水体消毒环节,如何正确把控消毒时间来来作一些探讨。[imG]upload/article/a2017091221340330.jpg[/imG]一、清塘消毒[imG]upload/article/2017091221341030.jpg[/imG]“近几 [查看详情] |
六种治疗真菌药物的药理和用法分析 [阅读率:9086] | 09-10 |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真菌性疾病主要是水霉病和鳃霉病,在实际生产运用中,用于防控真菌性疾病的药物主要有聚维酮碘,五倍子末,二硫氢基甲烷,硫醚沙星,水杨酸,过硫酸氢钾等。下面对这些药物的抗真菌的药理以及用法用量进行介绍。一、聚维酮碘1,药理作用:聚维酮碘是分子碘与PVP结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其杀菌机理是由于表面活性剂PVP对于细菌细胞膜的亲和作用,能将碘直接引到细菌物胞表面,不断释放游离碘,与细菌的细胞膜和细胞质结合,细胞膜和细胞质中的巯基化合物,肽类、蛋白质、酶、脂质和核酸等被氧化或碘化,失去活性,造成各种细菌,真菌等不能生存、繁殖而死亡。对细菌、病毒和真菌均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对水生动物 [查看详情] |
陈昌福:与渔药减量行动相关的几点注意事项 [阅读率:5975] | 09-08 |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水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农业部渔业局今年开始在我国部分地区实施“渔药减量行动”。目标是围绕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树立对水生动物病害“精准用药、减量用药、零用药”的理念,坚持“绿色生态防控、渔药减量增效”的方针,依靠科技进步,依托水产技术推广体系、科研院所、渔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龙头企业等机构共同推进渔药使用减量行动,提升水产养殖技术装备水平,加快转变水生动物病害防控方式,大力推进绿色生态防控技术,实现渔药的减量使用并有效控制水生动物病害的发生危害,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为渔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一、“渔药减量行动”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减量与保产并举。在减少渔药使用量的同时, [查看详情] |
水产养殖的内服药,方法你用对了吗? [阅读率:6082] | 09-08 |
水产动物常年生活在水中,发生疾病不但难以确诊,还很难治疗,不像陆生动物那样可以近距离地打针吃药。发现部分养殖体生病,也只有全塘泼药集体治疗。这样不但增加了养殖成本,还给其他健康的个体造成影响。面对这种情况,该如何调整应对呢?一、适宜内服药的水产动物品种具有主动摄食人工饵料特性的养殖体都适宜用内服药。如:虾、蟹、龟、鳖、蛙、四大家鱼、财鱼、鳜鱼等草食、肉食性水产动物。二、给药方法1、拌料法。不同的饲料用不同剂型的药物,如投喂膨化饲料和颗粒饲料,可选用粉剂或水剂鱼药,用一定量的清水稀释后直接喷洒在饲料上拌均匀待用。也可将粉剂药物直接与干饲料搅拌均匀后直接投喂。用水稀释药物时注意用水不要过多,掌握 [查看详情] |
淡水养殖常用内服药物及使用注意事项 [阅读率:13448] | 09-07 |
高密度的养殖以及水质的恶化往往会导致鱼的抵抗力降低而使鱼患上各种疾病,如寄生虫病、细菌性疾病、病毒性性疾病等,池塘养殖往往会采取外泼加内服的方式进行药物的治疗和预防,而网箱养殖由于水体流动量较大,比较有效的防治方法是通过内服药物达到,现就水产上常用的内服药物及使用注意事项简单谈一谈。一、杀灭寄生虫类内服药物:1、敌百虫:敌百虫是最常见的有机磷类杀虫剂,水产上一般常用于指环虫、鳃隐鞭虫、针虫的幼体,鱼虱、九江头糟条虫等寄生虫的杀灭,而且大部分为外用浸洗或泼洒,其实敌百虫也可以内服使用,一般拌料用量为1:300。90%敌百虫与面粉1:1的办法做成药饼,连喂3--5天可驱除九江头槽绦虫。由于敌百虫 [查看详情] |
关于淡水养殖常见中毒及解毒剂的应用 [阅读率:6831] | 09-05 |
现在养殖户在水产养殖中不可避免地进行泼药或内服药物预防疾病,水体的异常变化也会造成一些毒素的积累,进而对水生养殖动物产生毒害作用,养殖户也已经基本形成了消毒后解毒的概念,但对于解毒剂的正确应用还不甚了解,鉴于此,笔者把常见池塘养殖中产生毒素的原因及解毒剂使用方法加以总结,以飨读者。 一、池塘清塘消毒后的毒素及解毒1、生石灰清塘消毒:主要靠高PH值,杀灭病原微生物,一般消毒后7天左右,pH值会逐渐恢复正常,可以不需解毒,如果想快速解除高PH 毒性,可以使用有机酸成分的解毒剂进行中和解毒。2、茶粕清塘消毒,靠含有的茶皂甙杀死红血类的野杂鱼,对蓝血类虾蟹安全,一般清塘10天左右毒性基本消失,兼有肥 [查看详情] |
底改产品难道只是改底吗? [阅读率:6527] | 08-08 |
平常我们会定期消毒来控制水体细菌,消毒就能完全控制池塘的细菌吗?其实这个观念是有问题的,池塘底部才是细菌最容易滋生的温床,常规杀菌很难将底部细菌杀灭,我们通过取螃蟹池塘环沟水样,每个池塘取上(20公分)、中(80公分)、下(池底)三层水的样品做弧菌检测,检测结果发现:[imG]upload/article/a2017080810102631.jpg[/imG]图1:这个图说明上中下三层水,每层的弧菌数量不一样,底层最多、中间其次、表层最少。[imG]upload/article/2017080810103026.jpg[/imG]图2:使用其他底改产品的塘口水体弧菌检测图片,底部细菌明显多于 [查看详情] |
水产养殖户如何正确使用增氧剂? [阅读率:8389] | 07-24 |
速效增氧剂:(1)过氧化氢:液态,放氧时间30分钟左右。对细菌、藻类、浮游动物等有一定杀灭作用。可用于急救缺氧或者直接氧化水体还原性或者毒性物质。直接泼洒,不能与其他药物或者使用。(2)过碳酸钠:粉剂,放氧时间0.5-1小时。可用于急救缺氧或直接氧化有毒有害物质,大量使用可以杀灭水体上层藻类(如蓝藻)。干撒或与底质改良剂或净水剂混合使用。(3)过碳酸酰胺:又叫过氧尿素,粉剂,放氧时间0.5-1小时。可用于急救缺氧或辅助培藻养殖后期过多使用可能会导致氮源污染。干撒或与底质改良剂或净水剂混合使用。长效增氧剂:(1)过碳酸钠:颗粒型,俗称“颗粒氧”或“粒粒氧”,放氧时间1-4小时,可用于急救缺氧或 [查看详情] |
看过来:三伏高温期,鱼塘可以用这类药吗? [阅读率:7115] | 07-19 |
在水产药物中,杀虫剂的毒性较大,鱼塘使用后危险系数高,特别在三伏高温期,不仅水温较高,天气多变异常,而且杀虫剂的毒性猛烈,毒物扩散速度很快,毒素渗透有力等,若使用不当,水产养殖动物会出现厌食、停食、红体、漫游、打转和狂跳等,严重时还会直接造成大规模死亡,给养殖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但如何改善用药方法才能有效降低杀虫剂的不安全因素呢?1、杀虫剂使用前一天可泼洒消肿抗应激性药品。鱼塘多为高密度集约化养殖,大量投喂人工颗粒饲料,放养密度较大,水质污染严重等,常造成鱼类肿鳃和抗应激能力的下降,杀虫剂使用前一天泼洒维生素C或葡萄糖粉等消肿抗应激药剂,可解水体综合毒素,增强鱼类抵抗药害的能力,提升使用杀虫剂 [查看详情] |
一线专家带你走出鱼药使用的五大误区 [阅读率:7505] | 07-16 |
鱼药使用的误区即使有时候诊断正确了,但是用药之后效果不明显,这是为什么?主要是我们在鱼药的使用当中存在很大的误区。误区一:对药物的药性不了解这里有几个问题问大家第一个问题:VC啥味道?我一个学生家里养鱼,养了300多亩,他母亲是一个女强人,在家里面扛饲料。有一次我去他塘口看的时候,他就告诉我他家的VC特别的好!我说为什么?他说他家的VC又香又甜,自己干活干累了,用点温水泡点VC,喝了之后感觉精力充沛,是不是这个VC特别好?我说你有没有尝过VC,你去药店买点VC看看,VC应该是非常非常酸的。其实养殖户花了VC的钱买到了香精和葡萄糖,我们国家水产用的VC造假太多。第二个问题:是不是会爆炸的二氧化 [查看详情] |
水产养殖中的消毒技术,你真的掌握了吗? [阅读率:9002] | 07-12 |
[imG]upload/article/a2017071217082141.jpg[/imG]在日常养殖过程中,及时有效地对养殖水体和鱼体进行消毒,可减少鱼病的发生及药物的使用,降低养殖成本,提高鱼品质。消毒对水产养殖主要起到预防的作用,利用消毒剂的氧化性及对病原体渗透压的改变,破坏水体中病原微生物的膜结构,使病原体中酶和蛋白质失去活性,进而致其死亡。一方面,消毒可杀灭水体中的病原微生物,降低鱼类感染的风险,减少鱼病的发生,并能调节水质。另一方面,消毒产品都具有一定的氧化性和刺激性,对水产动物具有一定的损伤,加之水体是一个变化的、复杂的系统,某些化学物质对水体环境易造成负面影响。所以,选择合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