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交易区 | 虾类交易区 | 蟹类交易区 | 龟鳖交易区 | 贝类交易区 | 海鲜交易区 | 两栖交易区 | 观赏鱼专区
种苗交易区 | 养殖用品区 | 饲料交易区 | 设备交易区 | 养殖水面区 | 二手交易区 | 其他水产区
   今天是:2024年06月19日 星期三 水产养殖网—水产行业专业信息平台!
供方信息 求方信息 推荐信息 所有信息

[供方]对虾红肝红肠不要怕肝肠保健和水质调控缺一不可!

发布人:水产周扒皮(点击查看信息)
联系人:周玲
所在地:济南槐荫区绿地中央广场
发布时间:2021-12-14 08:58:00
过期时间:2018-12-30
(该信息已被浏览:505次)
 详细信息
南美白对虾红肝红肠是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经常见到的一种现象,在整个养殖过程中都有表现,笔主在跑塘时也时有遇见,然而这种现象却得不到养殖户朋友们的重视,很多养殖户朋友认为这是后期投喂的一种正常现象,不加以重视,最后也因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虾是甲壳类无脊椎动物,免疫系统比脊椎动物简单和脆弱得多,一般认为对虾只有细胞免疫这一道防线。肝胰腺肠道是南美白对虾最重要的器官,肝胰腺肠道一旦发生病变,这个虾肯定是不健康的,而且对虾的病症也会随着肝胰腺肠道的病变慢慢加重,现在正值养殖后期,对虾吃料比较猛,这个时候很容易出现红肝红肠现象,面对对虾红肝红肠我们应该怎么处理?

首先我们要先弄明白对虾红肝红肠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经过长期的在一线走访,对虾红肝红肠主要是因为肝胰腺肠道负担过重引起的,其症状为南美白对虾肝胰腺肠道发红,吃料变慢,有的对虾还会拖着长长的一条粪便,或者在料台中的粪便为细长状,如果不及时的治疗发展到最后就会成白便,造成空肠空胃。

对虾出现红肝红肠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1、池塘外环境

对虾属于底栖动物,养殖户过量的投喂饲料导致饲料剩余,污染水质和底质,池塘底部环境恶化,造成细菌感染,加上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含量超标,死藻增多,产生藻毒素,这些都会损伤对虾肝胰腺肠道的健康,使对虾肝脏功能紊乱,加重肝脏的负担,进而发生病变,并破坏对虾的胃肠道壁粘膜,造成对虾肠道发炎。

2、人为投喂管理

养殖后期,对虾吃料猛,有的养殖户盲目追求高产,过量投喂饲料,超出了对虾的消化吸收范围,加重了肝胰腺和肠道的负担,这些都会损害肝胰腺肠道,造成对虾肝肠发红,甚至肿大!

3、转肝不顺

肝胰腺是南美白对虾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所以就有了养虾就是养肝胰腺这句话。转肝期是对虾肝胰腺逐渐发育成熟的过程,转肝成功的对虾肠道粗、吃料快,生长快。肝胰腺肠道的发育息息相关。如果转肝不好,就会出现摄食量和消化率下降的现象,这个时候肝脏肠道负荷大,免疫、解毒、代谢能力弱,对虾肝脏肠道就会“发红”,进而会引起继发感染形成病变。

造成对虾红肝红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在平时要做好各方面的预防工作,防治对虾肝胰腺肠道发生病变。那么,对虾红肝红肠如何正确防治?

1、定期消毒改底

尤其是在天气变化剧烈的时候,池塘中的细菌会大爆发,因此在天气变化时要及时进行水体的消毒和改底,改底消毒的时候建议大家使用强氧化性改底消毒产品。

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消毒改底产品是安全高效的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改底片。过硫酸氢钾作为第五代消毒剂,绿色安全,对养殖动物刺激小,使用无残留,目前被越来越多的养殖户认可。但是大家在选择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改底片时候要选择含量在20%以上的过硫酸氢钾。

2、定期解毒

池塘底部恶化,大量有害菌释放大量菌毒素、后期大量藻类的死亡释放的藻毒素以及重金属超标等等,将会对对虾的肝胰腺肠道功能造成极大的破坏,因此在平时养虾过程中需要时常定期的解毒。

3、定期拌料投喂有益菌

如EM菌,乳酸菌等有益菌。市面上在售的乳酸菌使用起来成本较高,而且经过厂家经销商长时间储存,菌的活力也会下降,建议水产养殖朋友们自己购买乳酸菌菌种自己发酵扩配,使用起来成本低,而且现发酵的的菌种活性也好,一般pH值在3.5以下即为发酵好的菌种。

4、定期补充营养增强体质

市面上常见的营养类产品主要有多维和多矿,分别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有效的增强对虾的免疫抵抗能力,增强对虾体质,进而减轻细菌病害等对肝胰腺肠道的侵害。

5、做好保肝工作

胆汁酸具有天然保肝护肝的作用,是从动物胆膏中提取的一种内源性物质,不需要在虾体内进行二次转化,直接发挥保肝护肝的作用,发挥作用快,见效快,保肝更彻底,且不会造成对虾肝胰腺的二次损伤。
 给 水产周扒皮 发短信
提示:登录后可给对方发送短信,请[立即登陆] [免费注册]
  其他南美白对虾图片信息热门推荐
华峰生物—对虾病原体PCR
华峰生物—对虾病原体PCR
行业大咖带你重新认识对
华峰生物—对虾病原体PCR
对虾纤毛虫病一点都不复

E-mail:web@shuichan.cc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

Copyright 200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