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兰溪市:“跑道养鱼”跑出生态养殖新模式 |
2021-01-29 11:04:00 水产养殖网 出处:金华日报 浏览量: 2869 次
我要评论 |
| 鱼儿“跑步健身”,你听说过吗?在兰溪市上华街道雅滩水产养殖场,养殖户赵志芳把他养殖的鱼儿放进了20条跑道中,鱼儿经过一年24小时不间断地“跑步健身”,味道鲜美,售价比普通池塘养殖鱼高上许多。他总结说,相比传统的池塘养殖,“跑道式”养殖具有高产、高效益、节水、环保等优点。
一条小跑道
能产上万斤鱼
位于兰溪市城南郊区的上华街道雅滩村,有着浙江省内养殖规模最大的连排“跑道式”养殖示范基地——雅滩水产养殖场。赵志芳在20条125平方米的跑道里,养出了15万公斤鱼。
养殖场于2018年2月启动建设池塘循环流水“跑道式”养殖示范基地170余亩,其中建有一字排着长25米、宽5米的类似“跑道”的长形鱼池20条,主要养殖黄颡鱼、异育银鲫、青鱼。
“所谓跑道,就是鱼塘中用水泥浇筑的养殖槽,跑道的两端只是用铁丝网把鱼拦住,并通过水泵让水流加速,鱼儿在槽里逆水游动,像是在‘跑步健身’。”赵志芳说,鱼儿几乎24小时不停地做有氧运动,这样养出来的鱼线条好,肉质口感好。
以黄颡鱼为例,目前每条跑道可以产出0.6万公斤黄颡鱼,产值约18万元,收益相比传统养殖模式可增加30%。
循环水流
实现污染水质零排放
“以往我池塘里的水直接外排,会流到下游地区的果树地中,常常引来果农的投诉。”赵志芳下定决心要改变,投入200多万元,在全市率先建起了“跑道式”养殖基地。
俗话说养鱼先养水。要想养好鱼,干净的水质必不可少。该基地采用池塘循环水流“跑道式”养殖,跑道的两端用铁丝网把鱼拦住,跑道跟外围的水面相通,外围饲养花白鲢,专门用于保持水质。
除了利用花白鲢进行净化,跑道所在池塘里的水,还会再流到另一个荷花池进一步净化,之后再用抽水机将水抽回到跑道,从而实现循环利用。此外还有沉淀池用于收集污物,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食物残渣、排泄物等进行过滤和沉淀。
20条小跑道
一年至少节水20万吨
近几年,兰溪市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积极探索渔业养殖技术改革,以科技引领渔业转型升级,以节水洁水、杜绝尾水污染为出发点,打破“一个鱼塘一池鱼”的传统做法。
“跑道养鱼”采用水体循环技术,大大减少了养殖用水量,且不存在清塘干塘、大排大灌、尾水外排等问题,较传统养殖可节约水资源近20万吨。赵志芳算了一笔节水账,将每条跑道折合成普通塘口来算,20条跑道约等于130亩池塘面积,一亩池塘约有1300多立方米水,那么仅在干塘这一项上,20条跑道一年至少能够节约水资源20万吨,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出处:金华日报 作者: 蔡文洁)  
|
|
|
|
资讯分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