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看待消毒和杀菌:100%灭菌的水体是不能进行水产养殖的! |
2021-04-15 10:07:00 水产养殖网 出处:施工评说
我要评论 |
| 夏季快到了,水温升高微生物的繁殖增殖速度会明显高于刚刚过去的冬季。消毒和弧菌估计又会成为一个话题。养殖用水和饮用水不一样,中国有一句俗话:水太清则无鱼,这句话很贴切的说明了:需要氮循环净化和提供生物饵料的养殖用水不能够处于无菌状态。100%灭菌的水体是不能够进行水产养殖的。
所谓的消毒,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消除或杀灭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
在水产养殖中,消毒仅仅是减少水体中包括弧菌在内的微生物数量,使之达到不致病或相对安全的水平,同时控制微生物总数使水质(如溶解氧)变化相对减缓就可以了。
消毒药与抗生素和其他抗菌药物不同,消毒药是没有明显的抗菌谱,所以消毒暂时还做不到一些传说那样子,某一种消毒药可以选择性的杀指定的某一种微生物而保护有益菌的能力,目前消毒只能够是无选择性的将包括有害微生物在内的微生物数量减少到正常情况下不能致病的程度,同时并不能完全杀灭养殖水体中微生物。也就是说消毒是只对繁殖体有效,不能杀死细菌的芽孢。
灭菌就和消毒不一样了,所谓的灭菌,是指通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以及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灭菌和消毒它的区别在于:灭菌是绝对的,也就是100%的。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区域或水体,称为区域或无菌水。对于需要氮循环进行自净的养殖水体的水产养殖,绝对无菌的水体并不是一个良好的养殖水体。   适合水产养殖用的消毒药并不多   目前在兽药典中,适合水产养殖用的消毒药也就那么几个,并不是像一些养殖户误解的:水产药太多了,不知道用哪一种好这种现象。所谓的适合,也就是经过相关部门从药理学效果评价、副作用评价和三致实验等验证、放在兽药典中的消毒药。
适合水产养殖用的消毒药只有:戊二醛、次氯酸钠、碘、双氧水、含氯石灰(漂白粉)、溴氯海恩这几种,而且这几种已经被相关部门通过实验验证消毒效果的消毒药确实已经很满足水产养殖的不同阶段的需要,已经能够很好的杀灭比对虾消化道正常微生物,对消毒药更加敏感的弧菌。   养殖水体中弧菌等致病微生物反复超标的原因
为什么在水产养殖中经常会有消毒药很难应对目前养殖水体中致病微生物的问题?这些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1、消毒时没有考虑到养殖水体对消毒药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才导致了尽管反反复复消毒,养殖水体依然是包括弧菌在内的微生物总数偏高。 2、消毒时没有考虑到环境因素对包括弧菌在内的微生物增殖的影响。   水产养殖中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
一、消毒剂的品种 消毒剂对微生物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某些药物对某一种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而对另一些微生物效力较差或不发生作用,还有的消毒剂杀菌谱广,对各种微生物均有抑制或杀灭作用。
消毒药的种类和消毒效果明确相关,其中: 1、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二氧化氯等可杀灭一切微生物,是可以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 水产养殖生产中一般不需要使用这一类的产品。 2、氯消毒剂、臭氧、甲基乙内酰脲类化合物、双链季铵盐等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胞也有一定杀灭作用,是可以达到高水平消毒要求的消毒药。 包括含碘消毒剂、醇类消毒剂、酚类消毒剂等可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是可以达到消毒要求的消毒药。 所以清塘时由于不需要考虑其对鱼虾蟹的刺激影响,可以选择这一类的消毒药,如漂白粉、次氯酸钙等等对于清塘而言的确是便宜好使。 3、苯扎溴铵等季铵盐类消毒剂、银、铜等金属离子类消毒剂及中草药消毒剂仅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是低水平的消毒药。 弧菌对季铵盐、碘、氯这一类产品也是非常敏感。 不同消毒药对弧菌的效果见图1:

养殖过程中尽可能不要使用效果不明确的 “消毒药”,避免带来适得其反的副作用或有其他危害,消毒时应该选用已经被认证其消毒效果和副作用、并且被国家列入兽药典的消毒剂,所选择的消毒药应该有批准文号同时在有效期内的产品。   二、消毒时消毒剂的浓度 任何一种消毒剂的消毒效果都取决于其与微生物接触的有效浓度。大多数消毒剂的消毒效果与其浓度成正比,达不到有效浓度时就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切忌少量多次使用消毒药,少量多次使用消毒药并不能起到预防生物传染病同时可能会带来其他负面影响。   三、养殖水体中有机物的偏高 养殖水体中有机质对消毒药消毒效果的影响是水产养殖生产中最为常见的问题。养殖水体中一般会有饲料残渣、粪便、有机肥、腐殖质等有机物存在,这些有机物可能会包裹着病原微生物,妨碍了消毒剂与病原微生物直接接触反应同时,这些有机物还会消耗消毒剂中的有效成分,明显的降低了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浓度。 所以:水产养殖在进行消毒工作时,如果养殖水体中有机质太多,要尽可能的降低养殖水体中存在的有机物再进行消毒,才能够避免这些有机物明显降低消毒剂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浓度。见图2:

实验室观察表明:悬浮物被认为是影响二氧化氯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因为,悬浮物能阻碍二氧化氯直接与细菌等微生物相接触,从而不利于二氧化氯对微生物的灭活。 此外:当微生物聚集成群(形成絮团)时,二氧化氯对它们的灭活效果也大大降低。
四、水温太低或太高 在一定范围内,水温变化对消毒效果的影响一般都是温度越高效果越好,不过超过一定温度,由于受其他因素影响就会降低消毒效果。液氯和二氧化氯的消毒效果是:温度越高,的杀菌效力越大。
五、养殖水体的pH pH对不同消毒剂的溶解度、离解度和分子结构产生影响,导致影响了消毒药的消毒效果。   六、滥用、滥搭配消毒药,导致养殖水体有拮抗物质 拮抗物质对化学消毒剂会产生中和与干扰作用。有的消毒剂的活性成分是带正或负电荷的;大分子聚合物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季铵盐类消毒剂的作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季铵盐和洗必泰的消毒效果。次氯酸盐和过氧乙酸可被硫代硫酸钠中和,金属离子的存在对消毒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可以降低或增加消毒作用。 所以使用消毒药时尽可能的不要随意搭配消毒药,也不要使用没有经过国家相关部门认证的消毒药。   七、消毒剂的配方 并不是随意搭配几种消毒药、随意络合起来的消毒药就是好消毒药,合理的配方是提高消毒剂作用的关键。 消毒药中有的如复合碘需要加稳定剂,使其作用时间或保存期延长,有的需加助溶剂,使其溶解度增加,充分发挥其消毒作用,有的需加增效剂或协助剂以增加其作用效果而降低使用浓度。   八、消毒剂的合理保存、 配制 1、消毒药的保存:一般需要在室温、阴凉通风、干燥处保存,若在阳光下暴晒、风吹雨淋很容易失效。尤其是漂白粉的保存不当或者保存时间太久,其有效氯会几何级下降、明显的影响了消毒药的效果。 2、消毒药的配制:一般选择杂质少的深井水或自来水,按规定和说明,准确称量, 混合均匀,配制成合适浓度的消毒溶液。配制好的消毒溶液应现配现用,一次用完。   养殖水体环境对弧菌和微生物增殖的影响   1、养殖水体的理化条件如水温、溶解氧、pH、养殖水体的有机物多寡等理化条件是决定水体中微生物数量、种类的主要因素。其中:环境温度对病原菌的生长有较大影响 这些养殖户在通过冬棚和夏季生产养殖生产对比时,也会直接的、深深地体会到了水温高、水浓和生物性感染的关系。 关键是有一些因素可能会被误解和操作不当。   2、碳源和弧菌的关系: 值得有经常向池塘泼洒糖蜜的养殖户注意的是:据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生命学院观察发现: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等不同有机碳碳源物质均能显著促进弧菌的生长,其中以葡萄糖作用最明显,蔗糖和麦芽糖次之。 所以:试图通过定期泼洒糖蜜等有机碳达到以菌抑菌目的的操作方式是否有理论依据?在实际生产能否达到预期目标?这些最好总结一下再下糖蜜等等有机碳源可以以菌抑菌的结论。   3、水体中悬浮物和弧菌的关系: 池塘中的水草腐败物、淤泥、虫子壳,可能是在水体环境条件不利时,弧菌的一种“躲藏”或“保菌”场所,对弧菌躲开消毒药、在水温等等条件不利时生存下来庇护所。视频1:
底泥有机质少也是预防弧菌重复超标一个重要因素,见图3:

4、需要拌喂活虫子的养殖模式,可以对虫子进行预处理后再投喂。见视频2:
所以水产养殖要降低水产养殖中弧菌等等生物感染,不一定要回到从前定期消毒、定期拌喂抗菌素传统做法,提高理化方法保持一个良好的水体比定期使用药物更加重要。
作者:施卫民 来源:施工评说 |
|
|
|
资讯分类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