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巧解渔业承包系列案 |
2022-03-03 16:32:00 水产养殖网 出处:吴江法院
我要评论 |
| 近日,吴江法院汾湖法庭运用诉前调解机制,成功化解黎里镇某村村委会诉26名村民渔业承包合同纠纷系列案件,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有力服务保障乡村振兴。
2020年,吴江区黎里镇某村26名村民陆续承包了该村26块鱼塘,用于养殖虾蟹等水产品。这些鱼塘面积不等且分布零散,大的二十几亩,小的几亩。2021年租期届满后,该村村委会欲收回上述对外发包的鱼塘并进行整合升级,但这一举措却与村民长期养殖的需求产生了矛盾。双方一直沟通无果,村委会将26名村民诉至我院汾湖法庭,要求村民退还鱼塘并支付占有使用费。
收到起诉材料后,法庭进行了认真审查,考虑到这批案件直接影响农民权益,妥善灵活化解显得极为重要。与各方耐心沟通后,这批涉农案件进入诉前调解程序。
承办法官分别联系了26名村民,向他们释明法律,大部分村民表示愿意退还鱼塘。但很多村民表达了内心的顾虑,他们表示如果把鱼塘退还给村里,自己就将失去收入来源。法官意识到,案件背后是众多村民事关生计的难处。
法官向村委会了解后得知,该村为响应退渔还田政策,实现农业增产增收,准备把50亩以下的鱼塘改造成农田,把紧凑分布的鱼塘化零为整进行整合升级。但这势必带来鱼塘数量减少,部分村民将无法通过渔业养殖获得收入,对于养了几十年虾蟹的村民来说,一时间难以接受。一边是农村的产业生态转型和法律规定,一边是村民养殖户的生计,处理这批案件,绝非一纸判决那么简单。
为了快速稳妥化解纠纷,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法官与村委会干部沟通了转型后鱼塘的规划情况,仔细讨论了村民的生计保障问题。法官还多次前往村民代表家中,向大家阐明国家保障基本农田、粮食安全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建议养殖户们不要再投放新的鱼苗以免扩大损失。法官建议年轻人应尽可能自主择业,年长的养殖户们也应遵守政策及法律规定,配合鱼塘改造计划,并为下一轮的鱼塘竞标做好准备。
经过数十次沟通,村委会同意适当放宽收回鱼塘的期限,可以在本季虾蟹捕捞后收回鱼塘,养殖户们也承诺不再投放新的鱼苗,并按原渔业承包合同支付鱼塘占有使用费。最终,所有养殖户都与村委会签下了调解协议。
近年来,我院汾湖法庭充分发挥工作优势,借助乡村法官驿站和黎里古镇巡回审判点等平台,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及时发现农村发展过程中的风险隐患,快速提前介入矛盾处理,就地调处各类涉农纠纷,助力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为乡村振兴提供精准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来稿:厉昱中
李爱秋
文编:吴玉娇
原标题:《助力乡村振兴 | 法官巧解渔业承包系列案》
|
|
|
|
资讯分类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