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资讯 | 国际资讯 | 市场动态 | 价格行情 | 养殖动态 | 苗种动态 | 设备动态 | 饲料动态 | 渔药动态
鱼类资讯 | 虾类资讯 | 蟹类资讯 | 两栖资讯 | 海产资讯 | 业界动态 | 水产出口 | 水产加工 | 水产展会
  当前位置:水产资讯 → 稚参“化板”原因分析及 今天是: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水产养殖网—水产行业专业信息平台!

稚参“化板”原因分析及六个防治措施介绍

2013-04-15 14:59:00  水产养殖网  出处:《海洋与渔业》杂志         我要评论

  ■山东省烟台市水产研究所 徐惠章
    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周文江 周金泉
    山东省烟台市水产研究所 李五 曲海波/ 文 图

    在刺参人工育苗过程中,从投附着基开始到稚参附着后40 天左右,经常出现稚参大量解体死亡现象,其中尤以樽形幼体向五触手幼体变态和稚参变态初期即投附着基后的5~20 天内发病情况最多,俗称“化板”、“滑板”、“脱板”,死亡率常达50% 以上,个别严重的池在数日内死亡率可近100%。此病暴发快、传染性强、流行广,是稚参培育前期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病害。我们在多年的育苗科研与生产中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分析,找出了导致稚参化板的主要原因,初步总结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在刺参人工育苗过程中,从投附着基开始到稚参附着后40 天左右,经常出现稚参大量解体死亡现象,其中尤以樽形幼体向五触手幼体变态和稚参变态初期即投附着基后的5~20 天内发病情况最多,俗称“化板”、“滑板”、“脱板”,死亡率常达50% 以上,个别严重的池在数日内死亡率可近100%。此病暴发快、传染性强、流行广,是稚参培育前期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病害。我们在多年的育苗科研与生产中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分析,找出了导致稚参化板的主要原因,初步总结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稚参化板症

  患病稚参活力差,身体收缩不伸展,触手略显僵硬、伸展不充分,附着力下降直至消失,最后整个身体萎缩成球状,从附着基上脱落,常会出现玻纹板凸面无稚参,凹面患病稚参堆积、吸底可见池底有大量死亡稚参的现象,显微镜下患病稚参表皮出现褐斑状污物, 有的外包一层透明薄膜,胃含物极少, 体表有洞孔,皮肤逐渐溃烂,病情严重的稚参体内被大量作螺旋形运动的原生动物侵蚀,直到解体死亡、骨片散落, 池底和波纹板凹面留下大量骨片。

  化板原因分析

  1、亲参质量差
  传统的刺参育苗是在自然水域的刺参成熟前几天采回室内暂养数日后排放精卵,山东沿海刺参自然成熟期为5~7 月份。近几年,为提前育出大规格苗种,大多场家提前采捕亲参移入室内作较长时间的人工蓄养,有的甚至在头年秋末就采捕亲参进行室内升温促熟培育,翌年春用于人工育苗。目前普遍存在因蓄养方法不当而致的促熟效果不理想:一是过于急功近利,刺参的性腺发育有效积温尚未达到自然成熟的有效积温就仓促刺激催产;二是蓄养时间过长而投饵、换水等管理措施跟不上,导致亲参消瘦、体质下降;三是为了及早催熟亲参,升温过快,表面看有效积温达到性腺成熟的积温要求,但因升温过急, 不仅达不到快速催熟的目的,反而影响了亲参的性腺发育甚至造成性腺退化。这样的亲参性腺色泽淡、生殖腺管细小、怀卵量少、排放时间不集中、排放力弱、排放时间短、卵径偏小、受精卵孵化率低,发育到耳状幼体时易出现烂胃、化边、球状体出不齐等问题,投附着基后还会出现变态率低、稚参低化板等症状。

  2、稚参附着密度过大
  有的苗场为追求早期稚参(小白点)的高产量,盲目提高稚参附板密度, 有的甚至高达到10 个/cm2 以上。如此大的密度,使稚参生活与摄食空间大大受限,不能摄取足够的饵料,加之稚参摄食无选择性,致使稚参大量摄食彼此的粪便。导致参苗发育迟缓、个体差异大,体质不健壮,出现解体死亡现象。实践证明,稚参附着密度越大死亡越严重。

  3、投饵不当
  幼虫培育阶段 近年来不少场家为节约成本,进行刺参幼体培育时不培养单胞藻,改投代用饵料。若饵料搭配不当,易造成幼体营养不全,影响生长发育,这样的幼体不会变态为优质稚参。
  投附着基初期 一是饵料种类转化过快。浮游幼体变态为稚参附着后, 由主动摄食水中浮游饵料过度过到被动摄取附着基上的饵料,食性发生根本变化,该阶段常因铒料转化过快造成稚参厌食、消化不良引起消化道疾病导致稚参生长缓慢甚至死亡;二是投饵量不合适。投饵过少或过多均易造成稚参发病死亡。因初期稚参主动摄食力弱,摄食范围有限,若投饵不足,稚参吃光周边饵料后无饵可食,造成营养不良、发育迟缓。而投饵过多又易在附着基上形成大量残饵,稚参长时间摄食变质饵料易诱发消化道疾病。

  4、底质生态环境恶化
  从耳状幼体到稚参附着,培育池利用时间较长,而且在幼体培育阶段一般不倒池,粪便和残饵大量沉积,池底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导致稚参的栖息环境恶化,也是引起稚参发病死亡的重要原因。

  5、敌害生物侵害
  细菌、真菌等致病微生物侵害 若附着基、培育池未处理好,上面携带的病菌随着水温的升高会迅速繁殖。另外,在育苗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残饵、粪便及原生动物和参苗尸体,自然形成了各种细菌、真菌等致病微生物繁殖的温床。附着基和池底常会出现粉红色、灰蓝色等不同颜色的菌落。凡是菌斑较多的附着基,附苗量都很少, 菌斑内几乎无稚参,菌斑周边的稚参多呈浅红色,萎缩、无活力,大多会逐渐解体死亡。
  桡足类侵害 刺参育苗期间,正是桡足类繁殖盛期,若育苗用水处理不彻底或喂天然饵料时带入敌害生物,易引起桡足类等敌害大量繁殖,硗足类(主要是猛水蚤)除了与稚参争夺饵料和栖息空间外,还能以其发达的口器撕裂噬食稚参,桡足类蔓延快的池子常会导致稚参短时间内大量死亡,个别池甚至一夜之间全军覆没。

  防治措施

  防治稚参化板的关键是以防为主,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1、强化亲参促熟培育,选择健康幼体布池
  培育出充分成熟的亲参,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受精卵,是刺参育苗成功的基础。提前从自然水域采捕刺参移入室内进行人工强化促熟培育,是获得大规格苗种的有效方法,但必须具备升温设施和饵料条件。
  进行人工促熟培育时,在满足刺参营养需求和保证良好的水质环境的前提下关键是采用合理的升温方法。若进行室内越冬促熟,刺参入池初期一般不升温,等到自然水温降至8℃后再开始缓慢升温,升温幅度为每天0.3℃左右,升至15℃时保持30 天以上,产卵前半月开始将水温逐渐升至17℃左右待产,切忌升温过快或一次升温幅度过大,否则不仅达不到促熟效果,还易造成亲参性腺退化。如果春季在刺参自然成熟前采捕亲参,亲参移入室内当日未产的话,说明刺参尚未充分成熟,不要急于催产,暂养数日,暂养期间也应适量投饵,以防亲参性腺退化。待到亲参充分成熟后,再集中进行人工刺激产卵。受精卵孵出后, 要选取上层健壮幼体布池,沉入池底的劣质幼体坚决弃之不用。

    2、控制耳状幼体布池密度和稚参附着密度
    控制稚参附着密度的最好办法是控制耳状幼体布池密度。刚孵出的初耳幼体按0.2~0.3 个/ 毫升布池,发育到樽形幼体时密度保持0.1 个/ 毫升就足够了。投附着基后,稚参附板的适宜密度为0.2~0.5 个/cm2,若超过0.5 个/cm2, 投附着基半月后就就应及时疏散。

    3、严格处理附着基、育苗池和育苗用水
  通过二级砂滤、泡沫分选、紫外线照射等方法对海水进行严格处理,防止敌害生物进入育苗池。育苗生产开展前用高锰酸钾、盐酸、漂白液等对培育池、附着基等进行彻底处理,可减少细菌性疾病的发生。

    4、科学投饵
    幼体培育阶段 耳状幼体最适宜的饵料是活体单胞藻,若无活体单胞藻, 代用饵料的种类不能单一,可用食用干酵母、海洋酵母、螺旋藻、浓缩单胞藻、鲜鼠尾藻液等多品种搭配投喂,确保幼体营养全面,投附着基后变态率高,稚参健壮、整齐、不易患病。
  投附着基后 投附着基初期饵料转化不宜过快,应有一定的过渡期。刚投附着基时因水中尚有未变态的幼体, 仍要投3~5 天的单胞藻,并结合投鼠尾藻、酵母、人工配合开口饵料等,幼体全部变态附着后,投饵仍要有一个渐变的过程。刚开始时最好以鼠尾藻和干酵母为主并搭配少量海泥,随后逐渐加投人工配合饵料等其它成份,并逐渐加大海泥投喂量。
   
  5、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
  除如上所述严格处理海水并按常规方法换水外,在幼体培育期和投板后的稚参培育期,施EM 菌等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能分解水中的氨气、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增加池水溶氧量,有效净化水质,改善稚参的栖息环境,有些微生态制剂还是幼体和稚参的优质饵料、可增强参苗的免疫力,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微生态制剂每3~5 天投一次,一般在上午换水后施用。

    6、施药杀灭病菌与敌害生物
    微生物病菌的防治  刺参育苗中不提倡施抗生素,但若严重感染病菌、溃烂稚参较多时可投3~5×10-6 的土霉素或喹诺酮类药物治疗。
    杀灭桡足类 传统上用1~3×10-6 的敌百虫杀桡足类。由于多年来在刺参育苗中用此药过多、过频,桡足类对敌百虫普遍产生了很强的抗药性,并且敌百虫对参苗还有一定的毒害作用。现在生产上多用近年来上市的一些效果好、副作用少的杀虫药代替敌百虫。根据所用药物的药效时间,在换水前数小时施药,然后通过大换水把残药和敌害尸体排出池外。
    投喂鲜海泥和鲜鼠尾藻磨碎液前在其中添加2~6×10-6 的抗菌药和敌百虫,防止将致病原带入培育池。



  本文由《海洋与渔业》杂志社授权中国水产养殖网转载。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授权,擅自转载此文引起的法律纠纷,责任自负。

投稿信箱:tougao@shuichan.cc
发布人:webmaster
上篇新闻:四川省水产局卿足平局长调研通江南江
下篇新闻:江苏凌家塘市场水产品量价齐增
〖新闻打印〗
〖我要评论〗


 资讯分类
水产快讯 |
国内水产  市场动态  水产养殖  科技入户  水产苗种  水产药品  水产设备 
水产加工  水产出口  国际水产  水产灾害  业界动态  水产进口  水产气象 
增殖放流  水产物联网  循环水养殖 
鱼类专题 |
淡水鱼专题  罗非鱼专题  黄颡鱼专题  黄鳝专题  泥鳅专题  鳜鱼专题  黑鱼专题 
加州鲈专题  石斑鱼专题  金鲳鱼专题  观赏鱼之家  鳗鱼专题 
虾类专题 |
虾类专题  龙虾专题  对虾专题  青虾专题  罗氏沼虾专题 
蟹类专题 |
蟹类综合专题  大闸蟹专题  梭子蟹专题 
两栖专题 |
娃娃鱼专题  乌龟甲鱼  牛蛙青蛙 
海产专题 |
海产品专题  贝类专题  海参专题  海带紫菜 
饲料专题 |
水产饲料  鱼粉  豆粕  菜粕  大豆  玉米  棉粕 
添加剂 
市场行情 |
水产批发市场行情  水产种苗价格行情 
热点行情 |
黄鳝价格  泥鳅价格  对虾价格  甲鱼价格  黑鱼价格  鲈鱼价格  罗非鱼价格 
海参价格  鳜鱼价格  草鱼价格  鲢鱼价格  鲫鱼价格  鲤鱼价格  黄颡鱼价格 
鳗鱼价格  鳊鱼价格  螃蟹价格  扇贝价格  鲶鱼鮰鱼价格  牛蛙价格  虹鳟鱼价格 
龙虾价格  黄鱼价格  鲳鱼价格  鲍鱼价格  青鱼价格  带鱼价格  石斑鱼价格 
综合资讯 |
企业报道  科研院校  人物专访  养殖宝典  特种养殖  合作社专题  水产展会 
农业资讯  其他专题 
  相关资讯:
  新型功能海参饲料通过验收
  锦州凌海市委书记解润泽考察山东海参
  王清印:海参优质滋补品的定位不能变
  质量和管理将成为海参企业核心竞争力
  中国最大的海参苗养殖户安源种业三闯
  总产量3.96万吨,产值55.4亿
  养6000斤海参苗,惨亏60万元!
  总投资2.6亿元 全国首家国家级刺
  辽宁省凌海市建业镇引进推广海参 “
  小海参玩出新花样!这个县的4个海参

  相关文库:
  杨红生:5000头海参苗是适宜投放
  高温期对海参养殖的影响
  [每周一例]大棚海参调状态、促生长
  【海参专题】海参春季摄食期应注意的
  2020年海参圈春季管理工作重点
  【海参专题】春季网箱海参苗易出现的
  谈谈近期海参圈蜾蠃蜚
  【海参专题】海参圈封冰前做足准备,
  11月21日海参海参苗收购价格(山
  【海参专题】海参秋季养殖管理存在问

 资讯连接
   最新资讯
   图片资讯
   推荐资讯
   热门资讯

E-mail:web@shuichan.cc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

Copyright 200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