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资讯 | 国际资讯 | 市场动态 | 价格行情 | 养殖动态 | 苗种动态 | 设备动态 | 饲料动态 | 渔药动态
鱼类资讯 | 虾类资讯 | 蟹类资讯 | 两栖资讯 | 海产资讯 | 业界动态 | 水产出口 | 水产加工 | 水产展会
  当前位置:水产资讯 → 淡水白鲳实用养殖技术及 今天是:2024年06月16日 星期日 水产养殖网—水产行业专业信息平台!

淡水白鲳实用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治技术介绍

2012-03-07 15:44:00  水产养殖网  出处:中国水产养殖网综合         我要评论
n2012030715552555.jpg[/imG]

  淡水白鲳(Colossomabrachypomum),学名短盖巨脂鲤,原产南美亚马逊河,为热带和亚热带鱼类。淡水白鲳(以下简称淡水鲳)具有食性杂、生长快、个体大、病害少、易捕捞、肉厚剌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在扩大池塘养殖对象,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方面是一种有价值的鱼类,幼鱼阶段还可作观赏鱼。淡水鲳于1982年被引入中国台湾省,之后人工繁殖成功,开始在淡水鱼塘推广养殖。1985年从台湾省经香港引入广东省试养,1987年获得人工繁殖成功,以后逐渐推广全国,成为年产量最高的名特品种之一。

  体形有点像海水鲳鱼,侧扁成盘状,背较厚,口端位,无须。头部小,头长与头高相当。眼中等大,位于口角稍上方。尾分叉,下叶稍长于上叶。背部有脂鳍,背鳍起点与腹鳍略相对,体被小型圆鳞,自胸鳍基部至肛门有略呈锯状的腹棱鳞。体色为银灰色,胸、腹、臀鳍呈红色,尾鳍边缘带黑色。鱼种时体表有黑色星斑。到了成鱼这种星斑消失,但成鱼的体色会受环境的影响而有些变化,饲养在室内水簇箱中缺乏阳光的碱性水体中的短盖巨脂鲤体色较深、呈深灰至黑色,而放养在池塘中则是白身、银鳞、黑尾、红鳍,四色相配,鱼种加上体表星斑,极为美观。由于这种鱼的体型、体色特点,因此是很好的观赏鱼。

  适应环境

  淡水鲳属于热带性鱼类,适温范围12~35℃,最适生长水温为24~32℃,如水温持续两天低于12℃时,就有冻死的危险。该鱼对低氧耐受力较强,在溶氧为0.5毫克/升时仍能生存,适宜在较肥的鱼塘中养殖,还能在盐度10‰以内的咸淡水中养殖。淡水鲳喜栖息于水体中下层,性情温驯,有成群活动的习性,容易捕捞,其鳞片细小致密,不易受伤,适宜于长途运输。

  成鱼饲养技术

  淡水白鲳成鱼养殖方式,主要有池塘主养、成鱼池混养、鱼种池套养和利用流水或网箱高密度集约式养殖。 
  1.主养:即以淡水白鲳为主要放养对象,搭配放养其他经济鱼类的饲养方式。池塘面积以5~10667平方米,水深2~2.5m为好。若放养越冬鱼种,规格以每尾50~80g为宜,每667平方米放养400~700尾;如放养当年鱼种,规格以每尾15~20g为宜,每667平方米放养600~800尾。搭配鱼类以鲢、鳙、草鱼、团头鲂、罗非鱼为宜,但一定要搭配鲢、鳙鱼种,因为淡水白鲳摄食量大,排泄物多,水中浮游生物增长快,水质容易出现富营养化,放养鲢、鳙等滤食性的鱼类,既能充分利用水体中的饵料,提高总产量,又能改善水质,有利于淡水白鲳的生长。养成鱼的饲料中,要求蛋白质的含量25%左右。由于白鲳常栖息在水体中下层,因此颗料饲料应制成沉性为好,便于尽快摄食,减少浪费。若池塘自然水温在25~30℃能保持3个月左右,主养淡水白鲳能获得高产。在我国长江以南池塘主养,生长速度快,群体产量高,也易于捕捞。平均尾重20g左右的鱼种,经过5个月饲养,平均个体可达500g左右,每亩总产500kg以上。 
  2.混养:是在其他鱼类成鱼池中混养淡水白鲳。如果放养20g左右的当年鱼种,至10月中旬前后捕捞,起水规格常为每尾400~500g;如果放养规格为尾重50g以上的越冬鱼种,至10月中旬起捕,规格可达每尾800~1000g。所以常混养较大规格鱼种,其效益更好。 
  3.套养:是在其他鱼类的鱼种池中放养一定数量的淡水白鲳鱼种,利用其生长快速的优势,当年养成商品鱼。当年早繁的白鲳鱼苗培育到每尾1g左右,套养在鱼种池中,在3~4个月的生长期内,就可养成规格为250~500g的商品鱼。也可在四大家鱼鱼种池中套养体长5~8cm左右的越冬鱼种,每667平方米套养淡水鲳鱼200~300尾,在不影响家鱼种产量的情况下,每667平方米可以增产淡水白鲳成鱼200kg左右。 
  不少单位进行水泥池微流水工厂式集约化养殖淡水白鲳,获得良好的效果。在我国南方,有的单位在池塘进行淡水鲳的轮养或双季饲养,也都摸索出一些成功的经验。温流水能为淡水鲳提供适宜或最适水温、充足的溶氧等较理想的生态条件,可以实行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是单养淡水白鲳理想的方式之一。新疆乌鲁木齐市红雁水产公司,利用电厂的温流水,在水泥池中培育淡水鲳亲鱼620尾,不仅性腺可提早成熟,能在流水池中自行产卵,而且亲鱼的怀卵量大,催产效果好。
n2012030715493281.jpg[/imG]

  淡水白鲳越冬期间(即11月下旬到次年2月下旬),饲养管理到位与否,直接影响到春片的成活率和整体经济效益。所以,管理应注意: 
  1.饲料投喂。当水温在20℃以上时,饲料的日投喂量应把握在鱼体重的4%-5%,分上下午投喂;一般用花生肉麸或含粗蛋白30%以上的饲料,浸泡后使用。当水温在15-20℃左右时,每日投饲量占鱼体重的2%-3%,下午投喂即可。水温低于15℃不必投饲。饲料应投喂在防寒棚内固定的位置上,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投放。 
  2.水质管理。由于冬季气温低,池塘中的新陈代谢缓慢,所以,池水易变清,往往透明度大于30厘米。此时,池塘中应适当投放些经发酵后的鸡粪或猪粪,使其水质变成“绿、嫩、爽”;透明度在20厘米左右即可。 
  3.病害防治。淡水白鲳越冬期间危害较大的主要是水霉病和小瓜虫病, 
  (1)水霉病。此病由于鱼体机械操作损伤或冻伤后,水霉动孢子入侵伤口,吸取鱼体皮肤内的营养而萌发,并迅速生长;菌丝一端像树根一样吸附在鱼体皮肤组织内,其余大部分暴露在体表外面。水霉菌丝呈白色棉絮状在水中飘动,肉眼可见。鱼体寄生水霉菌后,会表现出烦躁不安,由于菌丝吸取鱼体表皮内的组织营养,加之细菌感染伤口,使表皮组织坏死,病鱼因瘦弱而逐渐死亡。防治方法:①鱼苗投放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可减少此病的发生。②拉网捕捞操作时需小心细致,不使鱼体受伤,寒冬雨雪天有个别鱼冻伤,切勿下塘捕捞,干扰鱼群。③可用0.1ppm的高锰酸钾溶液全池泼洒,隔天一次,连续两次即可。 
  (2)小瓜虫病,也称白点病。患病鱼体体表有许多小白点,可使鱼体表面分泌大量黏液,并在寄生部位形成孢囊;如果病原体寄生在眼角膜,可导致鱼失明;患病鱼表现为急躁不安,集群围绕池边游动,并不断地和其它物体摩擦或跳出水面,鱼消瘦发黑,鳃丝充血,呼吸困难,不久即大批死亡。小瓜虫病的病原体是多子小瓜虫,适于15-25℃的水温生长、发育。防治方法:①池塘要用生石灰彻底消毒,水泥池、玻璃容器、塑料容器等也要用高锰酸钾或漂白粉消毒。②可用干辣椒加干姜片治疗。每亩水面均1米深可用100克干姜片,加500-1000克清水,煮沸后熬10分钟,再停火20-30分钟;然后,又煮沸熬10分钟,再停火半小时后;加入250克干辣椒和2000克清水,再煮沸熬10分种;最后,连渣带汁兑水10公斤全池均匀泼洒,每天一次,连续两天即可治愈。 
  4.其它事项。淡水白鲳越冬期间,尽量不要下池干忧鱼群,避免撞伤;严禁使用敌百虫等药物;否则会全池死亡,损失不可挽回。
2012030715555421.jpg[/imG]


  如何安全越冬技术

  根据越冬条件和生产需要,淡水白鲳的越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低温保种型,即越冬池水温维持在18℃~23℃之间,但只能保种,不能生长。另一种是适温培育型,即越冬池水温保持在24℃~32℃之间,能使淡水白鲳保持食欲,坚持适量投饵,不但可以存活,还可以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亲鱼的越冬水温最好为26℃~32℃之间,可保证其旺盛摄食,促进其性腺发育。具体操作时,各地应根据热能资源及越冬生产需要,灵活地选择越冬方法。一般越冬方法有: 

  1.塑料大棚越冬
    即采用塑料大棚保温越冬。在越冬池上空用钢管或竹子架起拱形大棚,用尼龙布密封,并在大棚两侧开棚门,方便空气流通与人工投喂。 

  2.地热水越冬
  有地热资源的地方可采用地热水越冬。选择合适地点钻热水井,以保温管道将地热水引入越冬池,管道应深埋地下以避免散热,越冬池面积为5亩以上、水深为2米以上。要检测好地热水温度及水质条件,使其适合于淡水白鲳的生存和生长。 

  3.工厂余热越冬
  在有工厂余热的地方,可引余热水用于淡水白鲳越冬,但要注意对余热水进行分析,要使其水质适宜淡水白鲳生存。如封闭式的电厂余热水,只能用于保种,其水质对胚胎发育不利,使淡水白鲳的受精卵不能孵化出苗。 

  4.其他方式
  如在工厂化养鱼及原煤、原油等资源充足的地区,可采取锅炉烧水越冬;在小规模越冬保种地区,也可采用大容量太阳能热水器供水越冬。

投稿信箱:tougao@shuichan.cc
发布人:S侠
上篇新闻:浙江温州永嘉县农业局荣获2011年
下篇新闻:重庆荣昌县祥光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喜
〖新闻打印〗
〖我要评论〗


 资讯分类
水产快讯 |
国内水产  市场动态  水产养殖  科技入户  水产苗种  水产药品  水产设备 
水产加工  水产出口  国际水产  水产灾害  业界动态  水产进口  水产气象 
增殖放流  水产物联网  循环水养殖 
鱼类专题 |
淡水鱼专题  罗非鱼专题  黄颡鱼专题  黄鳝专题  泥鳅专题  鳜鱼专题  黑鱼专题 
加州鲈专题  石斑鱼专题  金鲳鱼专题  观赏鱼之家  鳗鱼专题 
虾类专题 |
虾类专题  龙虾专题  对虾专题  青虾专题  罗氏沼虾专题 
蟹类专题 |
蟹类综合专题  大闸蟹专题  梭子蟹专题 
两栖专题 |
娃娃鱼专题  乌龟甲鱼  牛蛙青蛙 
海产专题 |
海产品专题  贝类专题  海参专题  海带紫菜 
饲料专题 |
水产饲料  鱼粉  豆粕  菜粕  大豆  玉米  棉粕 
添加剂 
市场行情 |
水产批发市场行情  水产种苗价格行情 
热点行情 |
黄鳝价格  泥鳅价格  对虾价格  甲鱼价格  黑鱼价格  鲈鱼价格  罗非鱼价格 
海参价格  鳜鱼价格  草鱼价格  鲢鱼价格  鲫鱼价格  鲤鱼价格  黄颡鱼价格 
鳗鱼价格  鳊鱼价格  螃蟹价格  扇贝价格  鲶鱼鮰鱼价格  牛蛙价格  虹鳟鱼价格 
龙虾价格  黄鱼价格  鲳鱼价格  鲍鱼价格  青鱼价格  带鱼价格  石斑鱼价格 
综合资讯 |
企业报道  科研院校  人物专访  养殖宝典  特种养殖  合作社专题  水产展会 
农业资讯  其他专题 
  相关资讯:
  江苏句容市水产技术指导站深入一线做
  江苏张家港市发布高温天气水产养殖管
  水产养殖抗高温干旱技术方案
  养蟹13年,每亩塘稳赚5-8千元,
  全力应对高温干旱 力保农业丰产丰收
  岱山县海洋与渔业局积极推进健康养殖
  三明市积极推动淡水养殖排放口摸排工
  极端高温灾害天气,黄颡鱼塘口管理要
  2022年8月12日广东海南福建地
  连续高温,最高42度!河蟹塘管理要

  相关文库:
  夏秋季高温期水产养殖管理技术要点
  2022年8月12日金鲳鱼塘口收购
  养鱼如何安全度过"雨季"
  2022年8月5日金鲳鱼塘口收购价
  2022年7月29日金鲳鱼塘口收购
  池塘养殖场怎样布局更合理?养殖效益
  雨雪冰冻天气对水产养殖的指导意见
  菌类制剂在水产养殖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警惕!水体中pH值变化过快过大如何
  与您相约2022水产养殖(漳州·龙

 资讯连接
   最新资讯
   图片资讯
   推荐资讯
   热门资讯

E-mail:web@shuichan.cc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

Copyright 200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