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直通车 | 淡水养殖 | 虾类养殖 | 海水养殖 | 种苗技术 | 水产病害 | 水产饲料 | 加工出口 | 水产大全
观赏鱼养殖 | 黄鳝养殖 | 泥鳅养殖 | 龟鳖养殖 | 螃蟹养殖 | 对虾养殖 | 罗非养殖 | 海参养殖 | 金鲳养殖
当前位置:水产资料 → 鱼虾蟹混养技术要点_淡 今天是: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鱼虾蟹混养技术要点

出处:科学养鱼 作者:钟小庆等 水产养殖网 2018-11-07 16:22:00
在粤东地区兴起的以斑节对虾养殖为主养,配套混养青蟹、黄鳍鲷、鲻鱼、梭鱼等鱼类的鱼虾蟹混养技术得到政府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被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作为2018年广东省七个渔业主推新新技术之一向社会公开发布和在全省范围推广。

水产养殖最忌长期养殖单一品种和使用单一养殖模式及技术,否则极易造成养殖环境老化和恶化,而当下实行的是养殖水域承包制,在生产成本压力下,承包经营者不可能休养、轮养,而在海水池塘或鱼塭以斑节对虾为中心,配套混养青蟹、黄鳍鲷等鱼类的鱼虾蟹混养技术就能规避该不足,这是一种生态健康和优质高产高效的养殖模式。在该技术模式中,斑节对虾的残饲、尸体就是青蟹和其他混养鱼类的优质饲料,而它们的粪便就是优质肥料,培育出大量浮游生物和菌藻类,这是虾蟹的优质饵料,此举节省了饲料的投喂和肥料的施放,保持水体环境的相对稳定,缩短养殖生产周期,提高养殖成活率和经济效益。其中黄鳍鲷就担当了虾蟹医生,它们捕食患病活力差、体质差的虾蟹个体,消除直接传染源和易感个体,有利于防止疾病的发生和蔓延,而鲻鱼、棱鮻鱼等滤食营养碎屑,可以降低池塘有机物累积与污染。该技术模式比单养虾蟹产量提高20%以上,综合效益提高30%以上。
具体技术要点如下:

1养殖条件
优选养殖场地,营造生产条件。其中养殖池塘面积以每口1~3公顷为佳;池底应平坦,底质一般以泥沙底为佳,保水性好。深度要求1.2米以上。每口池塘应有相对独立的进排水系统,排水闸能排干池水。水源充足,水质符合海水养殖水质标准,能按需要量靠自然潮差进排水,或靠水泵自由提水。养殖用水盐度控制在15以内。每公顷池塘配备叶轮式或水车式增氧机4~6台(1.1~1.5千瓦/台)。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2养殖前准备
养殖之前要检查及修整堤坝和进排水系统。在池塘中用20目筛绢网围成一围隔,设置虾苗暂养池,用于虾苗暂养。在苗种放养前排干池水,清除淤泥,曝晒池底15天以上。养殖用水经60目筛绢网过滤,一次性进满水,采用漂白粉50毫克/升全池泼洒清塘消毒;或使用茶子饼30毫克/升与敌百虫1毫克/升全池泼洒消毒,也可用茶子饼30毫克/升与溴氰菊酯0.01毫克/升全池泼洒消毒。经过7~8天曝晒,水色呈清爽浅绿色或浅茶褐色,透明度保持在45厘米左右,可开始放苗。

3苗种放养
斑节对虾苗规格为全长1.0厘米以上,蟹苗壳宽1.0厘米以上,黄鳍鲷鱼苗规格为全长12.0厘米以上,鲻鱼、棱鮻鱼苗规格为全长3.0厘米以上。苗种一般在4月份开始放养,鱼苗一次性放养,虾苗4-6月视情况分1~3次放养。按照规定,放养苗种要通过病原检测获得合格证且经过消毒后才放入池塘养殖。斑节对虾苗每次放养密度为15万~30万尾/公顷,先放养在虾苗暂养池里,20天左右放出暂养池;黄鳍鲷鱼苗放养密度为1500~3000尾/公顷;青蟹苗种春季放养密度为1500~3000只/公顷,夏季放养密度为4500~7500只/公顷;棱鮻鱼苗放养密度为1500~3000尾/公顷,鲻鱼苗种放养密度为450~750尾/公顷。

4饲料投喂
饲料应符合GB 13078饲料卫生标准和NY 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的规定。虾苗暂养时投喂斑节对虾幼虾饲料,放出暂养池后投喂斑节对虾成虾配合饲料;养殖中后期每天可投喂适量红肉蓝蛤。投饲量以斑节对虾为基准,在虾苗投放后第二天开始投喂,水温20℃左右时,日投喂量为虾体重的4%~5%,水温25℃以上,日投饵量为虾体重的6%~7%。主要根据虾的摄食情况、水质状况和天气的变化来决定投饵量,低温阴雨天气少投饵,晴天多投饵;高温闷热天气适度控制投饵量。正常情况下,日投喂2次。阴雨天可少投或不投喂;水温低于22℃以下少投或不投饲。

5水质调控
养殖前期水色调控为清爽绿色或浅茶褐色,透明度保持35~45厘米。pH值控制在8.2~8.8,每隔15天泼洒微生态制剂如芽孢杆菌等。养殖中后期,随着投饵量的增加,每晚定时开动增氧机增氧,根据水质变化情况,白天适时开动增氧机增氧。每隔15天适量投放沸石粉、微生态制剂(芽孢杆菌)等,调节和改善水质。

6病害防治
鱼虾蟹病害防治实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使用药物要符合NY 5071 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的规定。对虾的病害主要是病毒性疾病,主要靠保持水环境稳定,尽可能减少应激反应,进行预防。在病害流行季节做好疾病预防工作,定期施放微生态制剂、沸石粉以保持良好水质,中后期每3~5天用维生素C、大蒜素拌料投喂,可减少养殖品种的死亡。

7日常管理
每天定时测定溶解氧、水温、透明度、比重、pH值,每周测定氨氮、亚硝酸盐、磷酸盐等指标,并做好记录。每天至少两次巡塘,观察鱼虾活动情况。做好养殖生产、饲料使用、渔用药物使用、销售等记录。

8产品收获
从8月份开始,对虾体重达到25克/尾以上的规格,青蟹体重达到125克/只以上的规格,可用笼网每天捕捞;其他鱼类至年底用拉网或干塘捕捞。

9注意事项
实践证明,该技术模式既有共性的操作标准和规范也有个性化的养殖技术,其中要注意以下节点。虾苗要在暂养池养至3厘米以上才能放出。黄鳍鲷鱼苗规格要全长12.0厘米以上。合理搭配鱼虾蟹放养比例。斑节对虾成虾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要40%以上。少量换水,保持水环境稳定。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技术推广总站  钟小庆  麦良彬
汕头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  赖向生  林壮炳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本文已被浏览 15743 次)
发布人:汪杨
→ 推荐给我的好友
上篇文章:11月7日大闸蟹批发价(江苏无锡苏南水产城)
下篇文章:11月8日黄鳝批发价(江苏常州凌家塘水产市场)
〖文章打印〗
〖关闭窗口〗
  文章分类
价格直通车 |
龙虾行情  黄鳝行情  泥鳅行情  大闸蟹行情  白对虾行情  乌龟甲鱼行情  淡水鱼综合行情 
黑鱼行情  鳜鱼行情  海参行情  罗非鱼行情  黄颡鱼行情  加州鲈鱼行情  水产品综合行情 
牛蛙行情  鮰鱼行情  海鲈行情  金鲳鱼行情  石斑鱼行情 
淡水养殖 |
黄鳝养殖  泥鳅养殖  螃蟹养殖  甲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  笋壳鱼养殖  花鲢白鲢养殖 
鮰鱼养殖  鳗鱼养殖  草鱼养殖  黑鱼养殖  娃娃鱼养殖  冷水鱼养殖  水产养殖百科 
鳜鱼养殖  鲟鱼养殖  鲶鱼养殖  水蛭养殖  加州鲈养殖  黄颡鱼养殖  特种水产养殖 
青鱼养殖  鲤鱼养殖  鳊鱼养殖  青蛙养殖  长吻鮠养殖  虹鳟鱼养殖  水质调节技术 
鲫鱼养殖  乌龟养殖  牛蛙养殖  白鱼养殖  河豚鱼养殖  胭脂鱼养殖  淡水白鲳养殖 
虾类专题 |
青虾养殖  小龙虾养殖  基围虾养殖  罗氏沼虾养殖  斑节对虾养殖  南美白对虾养殖 
海水养殖 |
海水养殖  石斑鱼养殖  海参养殖  鲷鱼养殖  鲳鱼养殖  鲍鱼养殖  多宝鱼养殖 
贝类养殖  梭子蟹养殖  青蟹养殖  黄鱼养殖  海蜇养殖  扇贝养殖  海鲈鱼养殖 
种苗技术 |
苗种培育  淡水鱼育苗 
水产病害 |
水产综合病害  淡水鱼病  淡水虾蟹病  鱼病图谱  海水鱼病  乌龟甲鱼病害  海水虾蟹病 
海水贝类病害  育珠蚌病  鲍鱼海参病 
观赏鱼养殖 |
锦鲤专区  龙鱼专区  金鱼专区  神仙鱼专区  罗汉鱼专区  孔雀鱼专区  观赏鱼综合 
水产饲料 |
饲料知识  饲料加工  饲料原料  饲料配方 
加工出口 |
水产加工  水产出口 
水产渔药 |
渔药百科  渔药使用  渔药原料 
水产大全 |
营养美食  致富经  水产展会  水产人物  养殖基地  水产百科 
水产设备 |
水产养殖设备  水产加工设备  水产饲料设备 
  相关文库:
  鱼种池异育银鲫鱼河蟹混养技术

  相关资讯:
  混养养鱼成功的关键:根据鱼的生活习
  农业农村部农业主推技术:鱼虾混养技
  山东威海水产品市场:春节将至 鱼虾
  江苏泰州这个村鱼蟹混养 亩均产值近
  中国渔业协会牵头组织起草的《淡水珍
  马来西亚禁止鱼虾出口确保国内供应
  浙江省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积极开展渔
  山东威海水产品市场:中秋临近 鱼虾
  福建厦门人工增殖放流鱼虾苗 今年放
  “沱湖鱼蟹大量死亡”追踪:两地联手

  文章链接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E-mail:web@shuichan.cc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

Copyright 2006-2022